缩略语表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文献回顾 | 第14-28页 |
巨噬细胞 | 第14页 |
巨噬细胞极化及功能 | 第14-21页 |
RNA结合蛋白QKI功能及作用 | 第21-26页 |
课题组前期相关工作 | 第26-28页 |
第一部分:QKI表达参与巨噬细胞极化 | 第28-38页 |
1 材料 | 第28-31页 |
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1.3 部分试剂配制 | 第29-30页 |
1.4 使用引物序列 | 第30页 |
1.5 细胞和动物 | 第30-31页 |
2 方法 | 第31-35页 |
2.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提取 | 第31页 |
2.2 巨噬细胞极化模型的构建 | 第31页 |
2.3 QKI5干涉/过表达细胞模型的构建 | 第31-32页 |
2.4 免疫印迹法 | 第32-33页 |
2.5 RNA收集与cDNA反转录 | 第33-34页 |
2.6 Real-TimePCR | 第34页 |
2.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34-35页 |
2.8 统计方法 | 第35页 |
3 结果 | 第35-37页 |
3.1 QKI表达水平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 | 第35-36页 |
3.2 QKI表达水平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向 | 第36-37页 |
4 讨论 | 第37-38页 |
第二部分:QKI抑制M1巨噬细胞NF-κB相关通路 | 第38-49页 |
1 材料 | 第38-41页 |
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1.3 部分试剂配制 | 第39-40页 |
1.4 使用引物序列 | 第40页 |
1.5 细胞和动物 | 第40-41页 |
2 方法 | 第41-43页 |
2.1 免疫印迹法 | 第41页 |
2.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41页 |
2.3 免疫荧光法 | 第41-42页 |
2.4 RNA免疫共沉淀 | 第42页 |
2.5 染色质免疫沉淀 | 第42页 |
2.6 统计方法 | 第42-43页 |
3 结果 | 第43-47页 |
3.1 QKI5通过抑制NF-κB通路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 | 第43-44页 |
3.2 QKI通过AHR抑制NF-κB转录活性及炎症小体的激活 | 第44-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第三部分:单核巨噬细胞条件敲除QKI小鼠模型建立 | 第49-53页 |
1 材料 | 第49-50页 |
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1.3 部分试剂配制 | 第49页 |
1.4 使用引物序列 | 第49-50页 |
1.5 动物 | 第50页 |
2 方法 | 第50-51页 |
2.1 转基因小鼠的构建与繁殖 | 第50页 |
2.2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获取 | 第50-51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51页 |
3 结果 | 第51-52页 |
3.1 髓系QKI条件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4 讨论 | 第52-53页 |
第四部分:QKI在脓毒症模型中的作用 | 第53-60页 |
1 材料 | 第53-54页 |
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3-54页 |
1.3 部分试剂配制 | 第54页 |
1.4 细胞和动物 | 第54页 |
2 方法 | 第54-56页 |
2.1 谷丙转氨酶(ALT)检测 | 第54-55页 |
2.2 流式细胞术(FCM)分析 | 第55页 |
2.3 小鼠内毒素模型的建立 | 第55页 |
2.4 小鼠内毒素模型中恢复QKI5模型的建立 | 第55页 |
2.5 统计方法 | 第55-56页 |
3 结果 | 第56-59页 |
3.1 转基因小鼠对脓毒症的易感性 | 第56-57页 |
3.2 恢复小鼠腹腔QKI水平在抗感染中的作用 | 第57-59页 |
4 讨论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