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抗晕光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图像晕光机理 | 第11-12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2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理论 | 第15-21页 |
2.1 图像融合 | 第15-16页 |
2.1.1 图像融合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图像融合的框架 | 第15-16页 |
2.2 图像融合算法分类 | 第16页 |
2.3 图像融合预处理 | 第16-18页 |
2.3.1 图像滤波 | 第16-17页 |
2.3.2 图像配准 | 第17-18页 |
2.4 图像融合的评价方法 | 第18-20页 |
2.4.1 主观评价 | 第19页 |
2.4.2 客观评价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图像融合的算法研究 | 第21-34页 |
3.1 基于空间域的融合方法 | 第21-25页 |
3.1.1 Brovey变换 | 第21-22页 |
3.1.2 加权平均融合 | 第22-23页 |
3.1.3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3-24页 |
3.1.4 像素阈值替换算法 | 第24页 |
3.1.5 灰度值取大或灰度值取小法 | 第24-25页 |
3.2 IHS变换融合方法 | 第25-27页 |
3.3 小波变换融合方法 | 第27-32页 |
3.3.1 小波变换理论 | 第27-28页 |
3.3.2 图像的多分辨小波变换 | 第28-29页 |
3.3.3 图像小波变换的分解与重构 | 第29-31页 |
3.3.4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基于IHS变换和小波变换的汽车抗晕光图像融合算法 | 第34-43页 |
4.1 算法原理及步骤 | 第34-35页 |
4.2 区域融合规则 | 第35-37页 |
4.2.1 低频融合规则 | 第35页 |
4.2.2 高频融合规则 | 第35-37页 |
4.3 图像融合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4.3.1 图像滤波处理 | 第37-38页 |
4.3.2 图像配准处理 | 第38-39页 |
4.4 图像融合算法的部分程序实现 | 第39-41页 |
4.5 图像融合评价 | 第41-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基于MATLAB的图像融合平台 | 第43-54页 |
5.1 Matlab GUI技术 | 第43-45页 |
5.1.1 GUI介绍 | 第43-44页 |
5.1.2 GUI设计原则 | 第44页 |
5.1.3 MATLAB GUI设计步骤 | 第44-45页 |
5.2 图像融合系统的设计 | 第45-49页 |
5.2.1 系统总体框架 | 第45-46页 |
5.2.2 面板设计工具 | 第46-48页 |
5.2.3 属性编辑器 | 第48-49页 |
5.2.4 共同属性 | 第49页 |
5.3 融合系统界面 | 第49-50页 |
5.4 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50-51页 |
5.4.1 图片的读取 | 第50-51页 |
5.4.2 图片的保存 | 第51页 |
5.5 融合结果展示 | 第51-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