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22页 |
1.1 DSD酸的结构与性质 | 第8页 |
1.2 DSD酸的用途 | 第8-10页 |
1.2.1 DSD酸作增白剂的中间体 | 第9页 |
1.2.2 DSD酸作染料的中间体 | 第9-10页 |
1.3 DSD酸的生产工艺 | 第10-11页 |
1.4 DSD酸的还原工艺 | 第11-20页 |
1.4.1 金属还原法 | 第11-14页 |
1.4.1.1 用铁粉还原 | 第12-13页 |
1.4.1.2 用其它金属还原 | 第13-14页 |
1.4.2 催化加氢法 | 第14-17页 |
1.4.2.1 镍催化加氢 | 第15-16页 |
1.4.2.2 钯、铂催化加氢 | 第16-17页 |
1.4.3 其它的还原方法 | 第17-19页 |
1.4.3.1 电化学还原 | 第17-18页 |
1.4.3.2 CO/H_2O还原法 | 第18-19页 |
1.4.4 Se/CO/H_2O还原体系 | 第19-20页 |
1.4.4.1 Se对一氧化碳的催化活化 | 第19页 |
1.4.4.2 Se/CO/H_2O还原体系的发现 | 第19-20页 |
1.5 论文的选题与构思 | 第20-22页 |
第2章 Se/CO/H_2O体系水相制备DSD酸的研究 | 第22-31页 |
2.1 概述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24页 |
2.3 还原产物DSD酸的分析 | 第24-30页 |
2.3.1 总氨基值的测定 | 第24-26页 |
2.3.1.1 试剂和溶液 | 第24页 |
2.3.1.2 溶液的配制 | 第24-25页 |
2.3.1.3 测定步骤 | 第25-26页 |
2.3.2 干品总氨基值的测定 | 第26页 |
2.3.2.1 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2.3.2.2 干品总氨基值的计算 | 第26页 |
2.3.3 干品DSD酸水分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4 液相色谱测定DSD酸及苄基物的含量 | 第27-30页 |
2.3.4.1 液相色谱条件 | 第27页 |
2.3.4.2 DSD酸样品的分析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条件实验 | 第31-49页 |
3.1 概述 | 第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3.2.1 试剂 | 第31-32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5页 |
3.3.1 助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2 原料DNS的投放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3 助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3.1 氢氧化钙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2 碳酸氢钠对反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3.3 碳酸钾对反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4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5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6 硒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7 溶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8 CO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9 水温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10 其它实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第45页 |
3.4 正交实验 | 第45-47页 |
3.5 稳定性实验 | 第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