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北大荒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0.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0.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1.1.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第14页 |
1.1.2 内部控制的概念 | 第14-15页 |
1.2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2.1 内部控制理论 | 第15-16页 |
1.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1.2.3 舞弊三角理论 | 第17-18页 |
2 北大荒公司内部控制状况及财务舞弊案例回顾 | 第18-26页 |
2.1 北大荒公司简介 | 第18-21页 |
2.2 北大荒公司内部控制状况 | 第21页 |
2.3 北大荒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回顾 | 第21-25页 |
2.3.1 伪造合同虚增利润 | 第21-22页 |
2.3.2 关联方交易拆借资金 | 第22-23页 |
2.3.3 违规担保借款 | 第23-24页 |
2.3.4 隐瞒重大信息 | 第24-25页 |
2.4 北大荒公司财务舞弊处罚结果 | 第25-26页 |
3 北大荒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 | 第26-34页 |
3.1 控制环境根基薄弱 | 第26-28页 |
3.1.1 董事会形同虚设 | 第26页 |
3.1.2 高管缺乏诚信和道德观念 | 第26-27页 |
3.1.3 员工素质整体较低 | 第27-28页 |
3.2 风险评估能力不足 | 第28-29页 |
3.2.1 未能及时识别风险 | 第28页 |
3.2.2 未对风险进行有效分析 | 第28-29页 |
3.2.3 未制定正确的风险应对策略 | 第29页 |
3.3 控制活动执行力较差 | 第29-31页 |
3.3.1 集体决策制失灵 | 第30页 |
3.3.2 授权审批制度失效 | 第30页 |
3.3.3 合同管理松懈 | 第30-31页 |
3.3.4 资金管理制度有漏洞 | 第31页 |
3.4 信息与沟通渠道阻塞 | 第31-32页 |
3.4.1 对外有意隐瞒 | 第31-32页 |
3.4.2 对内阻塞信息 | 第32页 |
3.5 监督缺失 | 第32-34页 |
3.5.1 独立董事制度失效 | 第32-33页 |
3.5.2 审计委员会监督力度薄弱 | 第33-34页 |
4 北大荒公司防范财务舞弊的应对措施 | 第34-43页 |
4.1 改善控制环境 | 第34-35页 |
4.1.1 健全组织结构及职责分配 | 第34页 |
4.1.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34-35页 |
4.1.3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及胜任能力 | 第35页 |
4.2 提高风险评估能力 | 第35-37页 |
4.2.1 强化风险识别能力 | 第35-36页 |
4.2.2 加强风险分析 | 第36页 |
4.2.3 制定恰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 第36-37页 |
4.3 严格落实控制活动 | 第37-39页 |
4.3.1 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 | 第37-38页 |
4.3.2 健全授权审批制度 | 第38页 |
4.3.3 加强合同协议控制 | 第38-39页 |
4.3.4 强化资金管理制度 | 第39页 |
4.4 加强信息与沟通 | 第39-41页 |
4.4.1 对外及时披露重大信息 | 第39-40页 |
4.4.2 完善内部信息传递制度 | 第40-41页 |
4.5 强化监督 | 第41-43页 |
4.5.1 发挥独立董事制度 | 第41页 |
4.5.2 加强内部审计机构职能 | 第41-42页 |
4.5.3 强化对子公司监督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