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过程视角下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基于五个政策终结案例的分析

中文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引言第15-22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发展第22-28页
    1.1 公共政策终结相关概念界定第22-24页
        1.1.1 政策终结第22-23页
        1.1.2 过程视角第23-24页
    1.2 公共政策终结理论研究与发展状况第24-28页
        1.2.1 国外公共政策终结理论研究与发展状况第24-26页
        1.2.2 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理论研究与发展状况第26-28页
第二章 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个案分析第28-43页
    2.1 政策废止:农业税政策第28-31页
        2.1.1 政策严苛:农业税是国家财政主要来源第28页
        2.1.2 政策反复:农业税收负担有所降低第28-29页
        2.1.3 政策稳定:农业税收进一步减轻第29页
        2.1.4 政策废止:农业税正式终结第29-31页
    2.2 政策替代:独生子女政策第31-34页
        2.2.1 政策萌芽: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第31-32页
        2.2.2 政策发展:严格限制人口数量第32-33页
        2.2.3 政策替代:优化人口结构第33-34页
    2.3 政策分解:户籍政策第34-38页
        2.3.1 政策出台:便于人口统计、恢复生产第34-35页
        2.3.2 政策变异:控制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第35页
        2.3.3 政策改革:城乡户籍限制破冰第35-36页
        2.3.4 政策分解:户籍政策渐进终结第36-38页
    2.4 政策合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新农合政策第38-40页
        2.4.1 政策并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与新农合政策第38-39页
        2.4.2 政策合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第39-40页
    2.5 政策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政策第40-43页
        2.5.1 政策出台:维护社会秩序第40-41页
        2.5.2 政策偏差: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第41页
        2.5.3 政策废止:“孙志刚事件”的推动第41-43页
第三章 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逻辑分析第43-52页
    3.1 政策环境变化是政策终结的主要动因第43-45页
        3.1.1 政策环境变化导致政策服务需求降低第43-44页
        3.1.2 政策环境变化促使政府开始政策学习第44-45页
    3.2 政策之窗开启是政策进入终结议程的重要契机第45-48页
        3.2.1 问题主线引发社会关注,形成政策问题第45-46页
        3.2.2 政治主线改变政策环境,调整政策侧重点第46-48页
    3.3 政治价值是政策终结正式启动的决定性因素第48-50页
        3.3.1 政策主体利用自身权力打开终结大门第48-49页
        3.3.2 政策主体凭借主流媒体宣传终结诉求第49页
        3.3.3 政策主体借助政治社会化内化公民政治素质第49-50页
    3.4 强逻辑与弱逻辑之间的协调是政策终结落实的关键环节第50-52页
        3.4.1 政策终结过程中的强逻辑与弱逻辑第50-51页
        3.4.2 强逻辑与弱逻辑之间的协调配合第51-52页
第四章 我国公共政策终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2-58页
    4.1 公共政策终结议程设置困难第52-53页
        4.1.1 政策供需不均衡导致政策终结甄别难度增大第52-53页
        4.1.2 政策涉及领域众多,终结牵一发而动全身第53页
    4.2 公共政策终结启动艰难第53-55页
        4.2.1 政策终结成本高昂致使政策终结启动受阻第53-54页
        4.2.2 政策组织结构惯性干扰政策终结及时开启第54-55页
    4.3 公共政策“终而不结”第55-58页
        4.3.1 压力型体制导致政策终结落实遭遇阻滞第55-56页
        4.3.2 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阻碍政策终结过程第56-57页
        4.3.3 政策终结缺乏实践成功的经验及标杆效应第57-58页
第五章 优化我国公共政策终结过程的对策第58-64页
    5.1 整合公共政策资源,优化政策集群第58-60页
        5.1.1 经济资源:合理评估终结效果,控制终结成本第58-59页
        5.1.2 政治资源:完善组织机制,克服组织结构惯性第59页
        5.1.3 社会资源:以合作型输入代替系统内输入,鼓励多元参与第59-60页
    5.2 科学制定终结程序,保证过程科学合法第60-61页
        5.2.1 加强科学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开性第60页
        5.2.2 建立政策终结定期审查机制,及时甄别过时政策第60-61页
        5.2.3 制定并引导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利益结构整合第61页
    5.3 合理运用方法技术,推动政策终结过程快速顺畅第61-64页
        5.3.1 把握终结恰当时机,避免出现政策真空第61-62页
        5.3.2 强制行政与妥协退让相互配合第62页
        5.3.3 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加强舆论引导第62-64页
结语第64-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3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3-74页
承诺书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穿心莲内酯对急性脑缺血后NMDA受体磷酸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