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的细颗粒聚并器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第11-12页
        1.1.2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第12页
    1.2 细颗粒的来源及危害第12-14页
        1.2.1 细颗粒的来源第12-13页
        1.2.2 细颗粒的危害第13-14页
    1.3 燃煤锅炉颗粒物控制技术现状及进展第14-20页
        1.3.1 颗粒物排放标准第14页
        1.3.2 颗粒物控制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4-16页
        1.3.3 新型颗粒物控制技术第16-20页
    1.4 流体动力学聚并技术研究进展第20-21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流体动力学聚并器中颗粒聚并机理第23-32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颗粒受力分析第23-28页
        2.2.1 流体力第23-26页
        2.2.2 各流体力的量级比较第26页
        2.2.3 颗粒间作用力第26-28页
    2.3 聚并机理第28-29页
    2.4 聚并器工作原理第29-30页
    2.5 本章小节第30-32页
第三章 聚并器的实验设计与研究第32-47页
    3.1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32-34页
        3.1.1 实验目的第32页
        3.1.2 实验的方法与内容第32-33页
        3.1.3 测量与取样第33-34页
        3.1.4 灰样分析第34页
    3.2 实验系统的设计第34-41页
        3.2.1 实验台的设计第34-36页
        3.2.2 聚并器的设计第36-38页
        3.2.3 换热器的设计第38-41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46页
        3.3.1 烟气流速对颗粒聚并的影响第41-42页
        3.3.2 烟气温度对颗粒聚并的影响第42-44页
        3.3.3 飞灰细度对颗粒聚并的影响第44-46页
        3.3.4 烟气工况参数对颗粒聚并的影响对比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330MW锅炉机组聚并器的试验设计第47-52页
    4.1 试验系统介绍第47页
    4.2 聚并器的设计与制造第47-48页
    4.3 试验方案设计第48-49页
        4.3.1 聚并器与测量、采样点布置第48-49页
        4.3.2 试验内容第49页
        4.3.3 试验方法第49页
    4.4 测试与灰样分析设备第49-50页
        4.4.1 测量、采样设备第49页
        4.4.2 灰样分析设备第49-50页
    4.5 聚并器工作效率的评判方法第50-51页
        4.5.1 颗粒在聚并前后粒径分布变化第50-51页
        4.5.2 细颗粒在聚并前后累计体积比例变化第51页
        4.5.3 聚并器配合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的捕集变化第51页
        4.5.4 聚并器引起静电除尘器排尘浓度和除尘效率的变化第51页
        4.5.5 聚并器引起静电除尘器灰斗中飞灰汞含量的变化第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330MW锅炉机组聚并器的试验研究第52-60页
    5.1 试验前的准备与调试第52页
    5.2 试验中锅炉机组运行参数与煤的工业分析第52页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2-59页
        5.3.1 聚并器进、出口处飞灰颗粒的粒径分布第52-54页
        5.3.2 ESPA_1和ESPB_1灰斗中飞灰颗粒的粒径分布第54-56页
        5.3.3 ESPA和ESPB的除尘效率和排尘浓度第56-57页
        5.3.4 ESPA_1和ESPB_1灰斗中飞灰颗粒的汞含量第57-58页
        5.3.5 聚并器引起的烟气压力损失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总结第60-61页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一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67-68页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POT6和TM影像的城市绿地LAI反演地面样地尺度效应研究
下一篇:脱硫泵的高磨蚀关键部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