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电动车动力驱动系统发展状况 | 第14-18页 |
1.2.1 电机发展状况 | 第14-16页 |
1.2.2 逆变器发展状况 | 第16-18页 |
1.3 逆变器优化控制关键技术 | 第18-23页 |
1.3.1 弱磁算法研究 | 第19页 |
1.3.2 加速电流响应研究 | 第19-20页 |
1.3.3 提高电压利用率研究 | 第20-21页 |
1.3.4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 | 第21-22页 |
1.3.5 转子永磁体防退磁研究 | 第22-23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基于转矩-转速-电流MAP的IPMSM矢量控制策略 | 第25-57页 |
2.1 IPMSM传统矢量控制 | 第25-32页 |
2.1.1 坐标变换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2.1.2 电机系统运行约束条件 | 第28-30页 |
2.1.3 基本控制策略 | 第30-32页 |
2.2 全域MAP控制理论分析 | 第32-39页 |
2.2.1 全域MAP控制区域分析 | 第32页 |
2.2.2 全域MAP控制区域数据求解 | 第32-37页 |
2.2.3 电压变化修正 | 第37-39页 |
2.3 电机参数变化及其对MAP数据的影响 | 第39-44页 |
2.3.1 q轴电感变化趋势及其对MAP数据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2 d轴电感变化趋势及其对MAP数据的影响 | 第40-42页 |
2.3.3 转子永磁体磁链变化趋势及其对MAP数据的影响 | 第42-44页 |
2.4 全域MAP的工程标定方法 | 第44-53页 |
2.4.1 恒温恒压MAP数据标定方法 | 第44-51页 |
2.4.2 电机温度变化修正 | 第51-52页 |
2.4.3 动态响应优化 | 第52-53页 |
2.5 仿真对比分析 | 第53-5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3章 IPMSM矢量控制转矩响应速度优化控制策略 | 第57-101页 |
3.1 电流解耦控制研究 | 第57-80页 |
3.1.1 d-q轴电流PI控制参数整定 | 第57-58页 |
3.1.2 d-q轴电流PI控制耦合分析 | 第58-61页 |
3.1.3 前馈解耦在IPMSM矢量控制中的应用 | 第61-65页 |
3.1.4 内模解耦在IPMSM矢量控制中的应用 | 第65-71页 |
3.1.5 电感变化对d-q轴电流解耦控制影响分析 | 第71-79页 |
3.1.6 电流控制抗饱和处理 | 第79-80页 |
3.2 SVPWM过调制 | 第80-95页 |
3.2.1 SVPWM基本原理 | 第81-84页 |
3.2.2 SVPWM过调制技术 | 第84-89页 |
3.2.3 SVPWM过调制谐波影响分析 | 第89-92页 |
3.2.4 基于变带宽滤波器的电流控制 | 第92-95页 |
3.3 仿真对比分析 | 第95-100页 |
3.3.1 d-q轴电流内模解耦控制仿真对比分析 | 第95-97页 |
3.3.2 SVPWM过调制仿真对比分析 | 第97-10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4章 IPMSM旋转变压器失效保护策略 | 第101-119页 |
4.1 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分析 | 第102-103页 |
4.2 基于反电动势观测器的转子位置估算研究 | 第103-112页 |
4.2.1 观测器传递函数推导 | 第103-108页 |
4.2.2 基于锁相环技术的转子角度估算研究 | 第108-110页 |
4.2.3 电机参数变化对观测器的影响及处理 | 第110-112页 |
4.3 旋变失效瞬间处理措施 | 第112-115页 |
4.4 仿真对比分析 | 第115-11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5章 IPMSM转子永磁体预防退磁控制策略 | 第119-141页 |
5.1 IPMSM永磁体性能分析 | 第119-123页 |
5.1.1 磁性材料分析 | 第119-121页 |
5.1.2 退磁因素分析 | 第121-123页 |
5.2 基于永磁体温度估算的退磁预防策略 | 第123-139页 |
5.2.1 永磁体温度估算模型 | 第123-137页 |
5.2.2 预防退磁控制策略 | 第137-13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6章 控制策略验证及分析 | 第141-161页 |
6.1 逆变器设计分析 | 第141-149页 |
6.1.1 硬件设计 | 第141-143页 |
6.1.2 结构设计 | 第143-148页 |
6.1.3 软件设计 | 第148-149页 |
6.2 控制策略测功台架验证及分析 | 第149-156页 |
6.2.1 测试系统介绍 | 第149-150页 |
6.2.2 电机效率MAP测试 | 第150-152页 |
6.2.3 电机输出转矩温度稳定性测试 | 第152-153页 |
6.2.4 电机输出转矩阶跃响应测试 | 第153-154页 |
6.2.5 电机输出最大n-T曲线测试 | 第154-156页 |
6.2.6 转子永磁体温度估算测试 | 第156页 |
6.3 控制策略整车验证及分析 | 第156-159页 |
6.3.1 续航里程测试 | 第157页 |
6.3.2 80 km/h加速测试 | 第157-158页 |
6.3.3 旋变失效保护测试 | 第158-159页 |
6.4 本章小节 | 第159-161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61-163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61-162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62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77-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