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OPV的工作原理 | 第9-13页 |
1.2.1 本体异质结OPV | 第9-11页 |
1.2.2 太阳能电池特性 | 第11页 |
1.2.3 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 | 第11-12页 |
1.2.4 活性层形貌 | 第12-13页 |
1.3 D-A型共聚物 | 第13-21页 |
1.3.1 苯并二噻吩聚合物 | 第14-18页 |
1.3.2 异靛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光伏材料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1.4 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给体材料 | 第21-23页 |
1.5 电子受体材料 | 第23-25页 |
1.6 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25-26页 |
第2章 基于噻吩取代异靛为臂的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 | 第26-43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5页 |
2.2.1 测试的方法、条件及试剂 | 第27页 |
2.2.2 单体和最终聚合物的合成 | 第27-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2.3.1 小分子的热性能 | 第35-36页 |
2.3.2 小分子的光物理性能 | 第36-38页 |
2.3.3 小分子的电化学性能 | 第38-39页 |
2.3.4 小分子的聚集态及相形貌表征 | 第39-40页 |
2.3.5 小分子的光伏性能 | 第40-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基于单噻吩取代异靛的受体悬挂型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 第43-56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7页 |
3.2.1 测试的方法、条件及试剂 | 第43-44页 |
3.2.2 单体和最终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44-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3.3.1 共聚物的热性能 | 第47-48页 |
3.3.2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能 | 第48-49页 |
3.3.3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第49-50页 |
3.3.4 聚合物的聚集态及相形貌表征 | 第50-52页 |
3.3.5 聚合物的空穴迁移率 | 第52-53页 |
3.3.6 聚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 第53页 |
3.3.7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 试剂、药品以及纯化方法 | 第66-68页 |
附录B 仪器及测试条件和方法 | 第68-6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