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河北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第13-20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3-18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三)研究述评第19-20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3页
        (一)研究思路第20-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二章 生态文化的思想基础第23-43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第23-29页
        (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第23-25页
        (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第25-27页
        (三)列宁的生态思想第27-29页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第29-32页
        (一)道家生态思想第29-31页
        (二)儒家生态思想第31-32页
        (三)释家生态思想第32页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第32-39页
        (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第33-35页
        (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生态思想第35-37页
        (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生态思想第37-39页
    四、西方国家的生态思想第39-43页
        (一)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第39-41页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第41-43页
第三章 生态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第43-60页
    一、生态文化的发展阶段第43-47页
        (一)农耕文明——依赖自然的生态文化第43-45页
        (二)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生态文化第45-46页
        (三)生态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第46-47页
    二、生态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第47-50页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第47-48页
        (二)生态文化的特征第48-50页
    三、生态文化的层次结构第50-60页
        (一)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生态物质文化第50-54页
        (二)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生态制度文化第54-57页
        (三)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生态精神文化第57-60页
第四章 河北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第60-81页
    一、河北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第60-68页
        (一)推进城乡绿化,生态物质文化进一步改善第60-64页
        (二)法律制度日渐完善,生态制度文化成就卓著第64-66页
        (三)生态意识、生态道德观念增强,生态精神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第66-68页
    二、河北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第68-81页
        (一)河北生态物质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第68-73页
        (二)河北生态制度文化建设有待完善第73-76页
        (三)河北生态精神文化建设有待提高第76-81页
第五章 河北生态文化的建设路径第81-92页
    一、河北生态物质文化的构建路径第81-84页
        (一)发展生态工业,推动河北生态物质文化建设大发展第81-83页
        (二)发展生态服务业,拉动河北生态物质文化建设大繁荣第83-84页
    二、河北生态制度文化的构建路径第84-87页
        (一)完善绿色GDP考核机制第85页
        (二)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第85-86页
        (三)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第86-87页
    三、河北生态精神文化的构建路径第87-92页
        (一)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促进河北生态精神文化建设第87-88页
        (二)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培育河北生态精神文化观念第88-89页
        (三)发展现代传媒业,丰富河北生态精神文化的传播渠道第89-90页
        (四)推动生态道德建设,构建河北生态精神文化的思想支撑第90-92页
第六章 结语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1页
后记第101-10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生植物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试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3S的承德典型区域沙化土地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