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花境研究现状 | 第15-36页 |
2.1 花境基础研究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1页 |
2.1.1 花境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花境的类型及特点 | 第16-18页 |
2.1.3 花境与其他花卉植物应用形式的区分 | 第18-21页 |
2.2 国外花境发展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2.2.1 花境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22页 |
2.2.2 花境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2.3 花境应用现状 | 第24-27页 |
2.3 国内花境发展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27-34页 |
2.3.1 花境发展情况 | 第27页 |
2.3.2 花境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2.3.3 花境应用现状 | 第30-34页 |
2.4 我国花境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2.4.1 花境植物资源匮乏且缺少对野生花卉资源的重视 | 第34页 |
2.4.2 花境景观缺少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 第34页 |
2.4.3 花境季相景观可持续性差 | 第34页 |
2.4.4 花境缺少后期养护管理 | 第34页 |
2.5 我国花境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34-36页 |
2.5.1 加强对乡土野生花卉植物材料的引种和应用 | 第35页 |
2.5.2 营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花境景观 | 第35页 |
2.5.3 加强花境季相景观可持续性研究 | 第35页 |
2.5.4 低维护性的花境材料的选择与养护管理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花境设计案例分析 | 第36-51页 |
3.1 太原市龙潭湖公园低维护花境 | 第36-39页 |
3.1.1 项目概况 | 第36页 |
3.1.2 植物材料选择 | 第36-37页 |
3.1.3 花境种植设计 | 第37-38页 |
3.1.4 花境低维护性及可持续性景观营造 | 第38页 |
3.1.5 总结和借鉴 | 第38-39页 |
3.2 上海阐北公园花境 | 第39-41页 |
3.2.1 项目概况 | 第39页 |
3.2.2 植物材料选择 | 第39页 |
3.2.3 花境种植设计 | 第39-40页 |
3.2.4 花境可持续性景观营造 | 第40-41页 |
3.2.5 总结和借鉴 | 第41页 |
3.3 杭州花溪叠翠-芳满庭花境 | 第41-45页 |
3.3.1 项目概况 | 第41-42页 |
3.3.2 植物材料选择 | 第42-43页 |
3.3.3 花境种植设计 | 第43-45页 |
3.3.4 总结和借鉴 | 第45页 |
3.4 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建筑前绿地花境 | 第45-47页 |
3.4.1 项目概况 | 第45-46页 |
3.4.2 植物材料选择 | 第46页 |
3.4.3 花境种植设计 | 第46-47页 |
3.4.4 花境可持续性景观营造 | 第47页 |
3.4.5 总结和借鉴 | 第47页 |
3.5 法国巴黎安德烈·雪铁龙公园花境 | 第47-50页 |
3.5.1 项目概况 | 第47-48页 |
3.5.2 植物材料选择 | 第48-49页 |
3.5.3 花境种植设计 | 第49页 |
3.5.4 总结和借鉴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花境植物材料选择与设计方法研究 | 第51-61页 |
4.1 花境植物材料选择 | 第51-54页 |
4.1.1 植物材料选择原则 | 第51-52页 |
4.1.2 长春市花境适生植物类型及种类 | 第52-54页 |
4.2 花境设计方法研究 | 第54-61页 |
4.2.1 骨架结构设计 | 第54-55页 |
4.2.2 飘带型平面设计 | 第55-56页 |
4.2.3 层次丰富的立面设计 | 第56-57页 |
4.2.4 韵律变化的色彩设计 | 第57-59页 |
4.2.5 连续动态变化的季相设计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地域花境设计——以长春科技学院校园绿地改造为例 | 第61-87页 |
5.1 项目前期分析 | 第61-67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61页 |
5.1.2 项目背景 | 第61-62页 |
5.1.3 现状分析 | 第62-66页 |
5.1.4 SWOT分析 | 第66-67页 |
5.2 设计理念及主题构思 | 第67-68页 |
5.2.1 设计理念 | 第67页 |
5.2.2 主题定位 | 第67-68页 |
5.3 设计依据与原则 | 第68页 |
5.3.1 设计依据 | 第68页 |
5.3.2 设计原则 | 第68页 |
5.4 设计目标 | 第68-69页 |
5.5 几处节点花境方案设计 | 第69-84页 |
5.5.1 “金黎鼎盛”交通岛色彩系列花境 | 第69-73页 |
5.5.2 路缘耐阴花境 | 第73-76页 |
5.5.3 “四季之境”主题花境 | 第76-84页 |
5.6 专项设计 | 第84-87页 |
5.6.1 竖向设计 | 第84-85页 |
5.6.2 植物挂牌设计 | 第85-8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A 植物名录 | 第92-107页 |
附录B 植物意向图 | 第107-108页 |
附录C 设计展板 | 第108-1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