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S | 第5页 |
1. 导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2.1.1 董事会独立与掏空 | 第17-18页 |
2.1.2 股权结构与掏空 | 第18页 |
2.1.3 其他外部因素与掏空 | 第18-19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2.3 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2.4 大股东资金占用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4页 |
3. 新三板概述及我国新三板大股东占用现状 | 第24-41页 |
3.1 新三板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3.2 新三板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25-27页 |
3.2.1 中小板、创业板排队家数过多 | 第25-26页 |
3.2.2 主板存在无法上市的风险 | 第26页 |
3.2.3 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 第26页 |
3.2.4 重视价值投资 | 第26-27页 |
3.3 挂牌“新三板”优势 | 第27-28页 |
3.3.1 资金方面 | 第27页 |
3.3.2 流动方面 | 第27-28页 |
3.3.3 发展方面 | 第28页 |
3.4 我国新三板市场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现状 | 第28-39页 |
3.5 资金占用的类型 | 第39-41页 |
3.5.1 经营性资金占用 | 第39页 |
3.5.2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 第39-41页 |
4. 时空客资金占用案例介绍 | 第41-55页 |
4.1 时空客的基本情况 | 第41-43页 |
4.1.1 经营情况 | 第41-42页 |
4.1.2 股权结构 | 第42-43页 |
4.2 时空客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基本情况 | 第43-44页 |
4.3 时空客大股东资金占用原因分析 | 第44-47页 |
4.3.1 未建立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的相关制度 | 第44-45页 |
4.3.2 治理机制欠缺 | 第45页 |
4.3.3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运行失效 | 第45-46页 |
4.3.4 关联交易与担保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46页 |
4.3.5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不充分 | 第46-47页 |
4.3.6 我国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程度较弱 | 第47页 |
4.4 时空客大股东资金占用方式分析 | 第47-50页 |
4.4.1 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前使用募集资金 | 第47-49页 |
4.4.2 通过预付款项 | 第49页 |
4.4.3 通过关联交易 | 第49-50页 |
4.5 时空客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对公司的影响分析 | 第50-55页 |
4.5.1 资不抵债的破产风险 | 第51页 |
4.5.2 业务停滞、经营受阻的风险 | 第51-52页 |
4.5.3 流动资金短缺 | 第52页 |
4.5.4 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存在漏洞的风险 | 第52-53页 |
4.5.5 人才匮乏及核心业务人员流失的风险 | 第53-55页 |
5. 我国新三板大股东资金占用防范策略 | 第55-61页 |
5.1 中小股东投资前对公司及大股东的尽调 | 第55页 |
5.2 加强对新三板公司及新三板公司大股东行为的监管和约束 | 第55-57页 |
5.2.1 严格监管关联交易行为 | 第55-56页 |
5.2.2 提高大股东占款的违规成本 | 第56页 |
5.2.3 健全中小股东保护法律制度 | 第56-57页 |
5.3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 第57页 |
5.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7-58页 |
5.4.1 完善监事会的治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 第57-58页 |
5.4.2 实施股权激励制度 | 第58页 |
5.4.3 成立防范大股东资金占用小组 | 第58页 |
5.5 规范、发挥中介机构的行为和监督作用 | 第58-61页 |
5.5.1 加强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 第58-59页 |
5.5.2 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 第59-61页 |
6.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