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iS2与Cu3BiS3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微结构性质表征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引言 | 第10页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0-15页 |
·纳米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 第10-13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3-14页 |
·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物理制备方法 | 第15页 |
·化学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介孔材料概述 | 第17-18页 |
·介孔材料的定义 | 第17页 |
·介孔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 第17页 |
·介孔材料应用的主要领域 | 第17-18页 |
·介孔材料的前景与展望 | 第18页 |
·铜基硫族化合物现状 | 第18-21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和检测仪器 | 第23-30页 |
·引言 | 第23页 |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测试仪器简介 | 第24-30页 |
·X射线衍射(XRD)仪 | 第24-26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6-27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28页 |
·BET氮吸附法测量孔径尺寸 | 第28-30页 |
第3章 Cu_3BiS_3纳米花的合成及结果分析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实验过程 | 第30-32页 |
·实验步骤概述 | 第30-31页 |
·实验详细过程 | 第31-32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2-37页 |
·能谱分析 | 第32-33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页 |
·晶胞分析 | 第33-34页 |
·基础实验样品的SEM扫描形貌 | 第34-36页 |
·改进实验样品的SEM扫描形貌和TEM分析 | 第36-37页 |
·孔径分析 | 第37-38页 |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析 | 第38-39页 |
·实验反应机理分析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CuBiS_2纳米线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 第41-47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详细过程 | 第41-42页 |
·形貌与结构分析 | 第42-45页 |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