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第2章 案情概要 | 第10-13页 |
2.1 案情经过 | 第10页 |
2.2 法院审理结果 | 第10-11页 |
2.3 类案实务裁判 | 第11-13页 |
第3章 争议焦点 | 第13-15页 |
3.1 游某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第13页 |
3.2 法院应选择何种法律适用原则定罪量刑 | 第13-15页 |
第4章 案件评析 | 第15-30页 |
4.1 游某某的行为根据旧法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 第15-17页 |
4.1.1 游某某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 第15-16页 |
4.1.2 游某某具有诈骗罪的犯罪故意 | 第16-17页 |
4.2 游某某的行为按照新法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第17-22页 |
4.2.1 游某某的行为符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客观方面 | 第19-20页 |
4.2.2 游某某具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观故意 | 第20-22页 |
4.3 法院应选择从旧兼从轻原则对游某某行为定罪量刑 | 第22-24页 |
4.3.1 诈骗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不存在想象竞合关系 | 第22-23页 |
4.3.2 法院应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定罪量刑 | 第23-24页 |
4.4 由本案及类似案例所引发的思考 | 第24-30页 |
4.4.1 类似案例简要评析 | 第25-26页 |
4.4.2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4.4.3 从主客观方面限制解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第27-30页 |
结论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