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3页 |
1.1 引言 | 第17页 |
1.2 锂离子二次电池简介 | 第17-20页 |
1.2.1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及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1.2.2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1.3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简介 | 第20-30页 |
1.3.1 无机固态电解质 | 第20-24页 |
1.3.1.1 硫化物基固体电解质 | 第20-21页 |
1.3.1.2 氧化物基固态电解质 | 第21-23页 |
1.3.1.3 无机固态电解质导电模型 | 第23-24页 |
1.3.2 有机固态电解质 | 第24-30页 |
1.3.2.1 全固态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 第24-30页 |
1.3.2.2 凝胶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 第30页 |
1.4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及主要创新点 | 第30-33页 |
1.4.1 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 | 第30-31页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页 |
1.4.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表征方法 | 第33-39页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3页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2.2 表征与测试手段 | 第34-39页 |
2.2.1 材料基础性能表征 | 第34-36页 |
2.2.2 电解质材料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6-38页 |
2.2.2.1 电解质材料的电导率 | 第36-37页 |
2.2.2.2 电解质材料的电化学窗口 | 第37页 |
2.2.2.3 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迁移数 | 第37页 |
2.2.2.4 电解质材料的界面阻抗 | 第37页 |
2.2.2.5 电解质材料的离子迁移活化能 | 第37-38页 |
2.2.2.6 电解质材料对锂的稳定性测试 | 第38页 |
2.2.3 锂金属电池性能表征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复合固态电解质 | 第39-65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三明治结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 第40-44页 |
3.2.1 LLTO纳米线的制备 | 第40-42页 |
3.2.2 PVDF静电纺丝薄膜的制备 | 第42页 |
3.2.3 LLTO与PEO复合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 | 第42-43页 |
3.2.4 三明治结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 第43-44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62页 |
3.3.1 LLTO纳米线性能表征 | 第44-48页 |
3.3.1.1 LLTO纳米线微观形貌表征 | 第44-47页 |
3.3.1.2 LLTO纳米线结构性能表征 | 第47-48页 |
3.3.2 LLTO NWs—PEO(8)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表征 | 第48-53页 |
3.3.2.1 表面形貌表征 | 第48-49页 |
3.3.2.2 结晶行为表征 | 第49-50页 |
3.3.2.3 热稳定性表征 | 第50-51页 |
3.3.2.4 基础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1-53页 |
3.3.3 PVDF静电纺丝薄膜表征 | 第53-54页 |
3.3.3.1 PVDF静电纺丝薄膜微观形貌表征 | 第53-54页 |
3.3.3.2 PVDF静电纺丝薄膜吸液率表征 | 第54页 |
3.3.4 三明治结构复合固态电解质表征 | 第54-62页 |
3.3.4.1 微观形貌表征 | 第55页 |
3.3.4.2 电导率表征 | 第55-56页 |
3.3.4.3 电化学窗口表征 | 第56-57页 |
3.3.4.4 锂离子迁移数表征 | 第57-58页 |
3.3.4.5 离子迁移活化能表征 | 第58-59页 |
3.3.4.6 界面阻抗表征 | 第59页 |
3.3.4.7 对锂稳定性表征 | 第59-60页 |
3.3.4.8 倍率性能表征 | 第60-61页 |
3.3.4.9 循环性能表征 | 第61页 |
3.3.4.10 软包电池的组装 | 第61-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四章 具有3D导离子功能的聚膦腈基全固态电解质 | 第65-79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具有3D导离子功能的聚膦腈基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 第66-69页 |
4.2.1 LLTO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66页 |
4.2.2 PAN@LLTO纳米颗粒导电骨架的制备 | 第66-67页 |
4.2.3 改性聚膦腈的制备 | 第67-68页 |
4.2.3.1 线性聚二氯膦腈(PDCP)的合成 | 第67-68页 |
4.2.3.2 PDCP侧链改性 | 第68页 |
4.2.4 具有3D导离子功能的聚膦腈基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 第68-69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77页 |
4.3.1 LLTO纳米颗粒的表征 | 第69-70页 |
4.3.2 PAN@LLTO纳米颗粒导电骨架微观形貌表征 | 第70-71页 |
4.3.3 核磁共振表征 | 第71-72页 |
4.3.4 材料热性能表征 | 第72页 |
4.3.5 电解质薄膜力学性能表征 | 第72-73页 |
4.3.6 电导率表征 | 第73-74页 |
4.3.7 电化学窗口表征 | 第74-75页 |
4.3.8 界面阻抗表征 | 第75页 |
4.3.9 离子迁移活化能表征 | 第75-76页 |
4.3.10 离子迁移数表征 | 第76-77页 |
4.3.11 对锂稳定性表征 | 第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5.1 结论 | 第79页 |
5.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3-95页 |
附录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