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地区输电线路交流融冰装置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融冰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交流融冰方法应用情况 | 第10-11页 |
1.2.2 移动式直流融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选择交流、直流融冰技术 | 第11页 |
1.4 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交流融冰的基本原理 | 第13-25页 |
2.1 导线覆冰概述 | 第13页 |
2.2 融冰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6页 |
2.2.1 输电线路覆冰雪产生的必要因素 | 第14-15页 |
2.2.2 输电线路覆冰雪形成的条件 | 第15页 |
2.2.3 输电线路覆冰雪情况总结 | 第15-16页 |
2.3 输电线路融化覆冰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3.1 交流电流融冰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2.3.2 有关名词释义 | 第18-20页 |
2.3.3 融冰方案计算公式 | 第20-21页 |
2.3.4 冰厚计算公式 | 第21页 |
2.3.5 交流融冰技术的特点 | 第21-22页 |
2.4 输电线路交流融冰技术 | 第22-24页 |
2.4.1 白山地区输电线路交流融冰参照事例 | 第22-23页 |
2.4.2 白山地区输电线路交流融冰装置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白山地区融冰试验装置技术参数 | 第25-38页 |
3.1 白山地区融冰试验的装置结构 | 第25-27页 |
3.2 白山地区融冰装置的基本体系 | 第27-28页 |
3.3 白山地区交流融冰装置的试验基础数值 | 第28-30页 |
3.3.1 白山地区融冰试验融冰电流 | 第29-30页 |
3.3.2 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的措施 | 第30页 |
3.4 模拟融冰 | 第30-32页 |
3.5 融冰试验的试验程序 | 第32-33页 |
3.6 数据收集整理 | 第33-35页 |
3.7 白山地区交流融冰装置的特色 | 第35-38页 |
3.7.1 连接导线 | 第35页 |
3.7.2 快速组装导线支架 | 第35-36页 |
3.7.3 快速连接的线夹结构 | 第36页 |
3.7.4 串联补偿电容器快速调整容抗结构 | 第36-37页 |
3.7.5 白山地区交流融冰装置 | 第37-38页 |
第4章 白山地区交流融冰装置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 第38-40页 |
4.1 经济效益 | 第38页 |
4.2 社会效益 | 第38-4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