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前言 | 第12-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 2.1 肢体残疾人现状与运动情况 | 第13页 |
| 2.1.1 肢体残疾的概念 | 第13页 |
| 2.1.2 肢体残疾人的运动状况 | 第13页 |
| 2.2 肢体缺失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 第13-21页 |
| 2.2.1 运动形态因素 | 第14-17页 |
| 2.2.2 冲击力因素 | 第17-20页 |
| 2.2.3 神经控制因素 | 第20-21页 |
| 2.3 总结 | 第21页 |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1-29页 |
| 3.1 研究对象 | 第21-23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24页 |
| 3.2.2 实验设计 | 第24页 |
| 3.2.3 测试步骤 | 第24-25页 |
| 3.2.4 数据处理及指标选取 | 第25-28页 |
| 3.3 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 4 实验结果 | 第29-47页 |
| 4.1 走动作的实验结果 | 第29-38页 |
| 4.1.1 走的动作中运动学参数的变化 | 第29-35页 |
| 4.1.2 走的动作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 第35-36页 |
| 4.1.3 走的动作中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 第36-38页 |
| 4.2 跑动作的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 4.2.1 跑的动作中运动学参数的变化 | 第38-42页 |
| 4.2.2 跑的动作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 第42-43页 |
| 4.2.3 跑的动作中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 第43-44页 |
| 4.3 落地动作的实验结果 | 第44-47页 |
| 4.3.1 落地动作中运动学参数的变化 | 第44-45页 |
| 4.3.2 落地动作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 第45-46页 |
| 4.3.3 落地动作中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 第46-47页 |
| 5 分析与讨论 | 第47-56页 |
| 5.1 单侧前臂缺失对走动作的影响 | 第47-50页 |
| 5.1.1 单侧前臂缺失在走动作中对躯干和上臂的影响 | 第47-48页 |
| 5.1.2 单侧前臂缺失在走动作中对下肢的影响 | 第48-50页 |
| 5.2 单侧前臂缺失对跑动作的影响 | 第50-54页 |
| 5.2.1 单侧前臂缺失在跑动作中对躯干和上臂的影响 | 第50-51页 |
| 5.2.2 单侧前臂缺失在跑动中对下肢的影响 | 第51-54页 |
| 5.3 单侧前臂缺失对落地动作的影响 | 第54-56页 |
| 5.3.1 运动学影响 | 第54页 |
| 5.3.2 动力学影响 | 第54-55页 |
| 5.3.3 表面肌电影响 | 第55-56页 |
| 6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