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学校社区感与孤独感: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社区心理学的界定与理论发展第11-12页
    1.2 学校作为社区——社区连续体的中间位置第12页
    1.3 学校社区感:概念和测量第12-15页
        1.3.1 学校社区感的概念第12-13页
        1.3.2 学校社区感的测量第13-15页
    1.4 学校社区感的影响因素第15-18页
        1.4.1 个人因素第15-17页
        1.4.2 环境因素第17-18页
    1.5 学校社区感、孤独感和信任感第18-21页
        1.5.1 学校社区感与孤独感第18-19页
        1.5.2 学校社区感与信任感第19页
        1.5.3 孤独感与信任感第19-21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第21-23页
    2.1 已有研究不足第21页
    2.2 研究设计第21-22页
    2.3 研究创新,意义与价值第22-23页
3 研究一学校社区感问卷的编制第23-31页
    3.1 开放式问卷调查第23-24页
        3.1.1 目的第23页
        3.1.2 被试第23页
        3.1.3 方法第23页
        3.1.4 结果第23-24页
    3.2 问卷条目的编制第24-25页
        3.2.1 学校社区感的定义第24页
        3.2.2 学校社区感的维度构想第24页
        3.2.3 条目编制第24-25页
        3.2.4 可读性评估第25页
    3.3 问卷分析第25-31页
        3.3.1 目的第25页
        3.3.2 被试第25-26页
        3.3.3 方法第26页
        3.3.4 项目分析第26页
        3.3.5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6-27页
        3.3.6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7-28页
        3.3.7 信效度检验第28-31页
4 研究二大学生学校社区感现状分析第31-34页
    4.1 目的第31页
    4.2 被试第31页
    4.3 方法第31页
        4.3.1 工具和材料第31页
        4.3.2 程序第31页
    4.4 结果第31-34页
        4.4.1 学校社区感的描述性分析第31-32页
        4.4.2 学校社区感在不同学校类型间的差异比较第32-33页
        4.4.3 学校社区感在不同经济地位水平间的差异第33页
        4.4.4 学校社区感在民族间及性别间的差异比较第33-34页
5 研究三学校社区感、孤独感和信任感的关系探讨—基于外显的自我评估第34-38页
    5.1 目的第34页
    5.2 被试第34页
    5.3 方法第34-35页
        5.3.1 工具和材料第34-35页
        5.3.2 程序第35页
    5.4 结果第35-38页
6 研究四学校社区感、孤独感和信任感的关系探讨——基于IAT的内隐联想测验第38-40页
    6.1 目的第38页
    6.2 被试第38页
    6.3 方法第38-39页
        6.3.1 工具和材料第38页
        6.3.2 程序第38-39页
    6.4 结果第39-40页
7 总讨论第40-46页
    7.1 关于问卷编制第40页
    7.2 关于大学生学校社区感现状分析第40-42页
    7.3 关于孤独感和信任感的内外结构体系第42-43页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3-46页
8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62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理韧性和疼痛相关信念在中国成年人的疼痛应对反应中的作用—来自实验室诱发疼痛和慢性疼痛的证据
下一篇:社会学习性恐惧的情绪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