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通风、除尘、空气净化、除湿论文--自然通风论文

基于自然通风模拟的体育馆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1.2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5页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5页
        1.3.1 建筑微气候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2 建筑通风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3 自然通风通风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4 自然通风降温效果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1.3.5 体育馆自然通风的研究现状第23-24页
        1.3.6 研究综述第24-25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5-28页
        1.4.1 概念界定第25-26页
        1.4.2 研究范围第26页
        1.4.3 研究的基本内容第26-27页
        1.4.4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27-28页
    1.5 研究框架第28-29页
第2章 体育馆自然通风研究的调研与实测第29-53页
    2.1 体育馆典型特征的调研分析第29-40页
        2.1.1 调研对象的规模与气候分析第29-30页
        2.1.2 体育馆形体形态的调研分析第30-34页
        2.1.3 体育馆使用模式的调研分析第34-35页
        2.1.4 体育馆空间形态的调研分析第35-38页
        2.1.5 体育馆开窗形态的调研分析第38-40页
    2.2 体育馆室内微气候的现场测试第40-45页
        2.2.1 实测体育馆的基本信息第40-42页
        2.2.2 体育馆微气候实测方案第42-44页
        2.2.3 实测体育馆室内微气候分析第44-45页
    2.3 体育馆自然通风的设计难点第45-47页
        2.3.1 空间尺度带来的设计难点第45-46页
        2.3.2 使用模式带来的设计难点第46-47页
    2.4 体育馆自然通风研究要素及基础模型设计第47-51页
        2.4.1 研究要素第47-50页
        2.4.2 基础模型设计第50-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3章 体育馆自然通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53-77页
    3.1 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第53-56页
        3.1.1 风压第53-55页
        3.1.2 热压第55-56页
    3.2 自然通风与室内空气品质第56-61页
        3.2.1 室内空气品质定义第56-57页
        3.2.2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第57-61页
    3.3 自然通风与热舒适第61-64页
        3.3.1 人体热平衡第61页
        3.3.2 人体热舒适第61-62页
        3.3.3 自然通风建筑的热舒适评价第62-64页
    3.4 CFD稳态模拟方法——针对空间尺度难点第64-73页
        3.4.1 CFD稳态模拟的理论基础第65-69页
        3.4.2 CFD稳态模拟方法的准确度验证第69-73页
    3.5 IES-VE动态模拟方法——针对使用模式难点第73-75页
        3.5.1 建筑性能动态模拟软件IES-VE的理论基础第74页
        3.5.2 IES-VE动态模拟方法的准确度验证第74-75页
    3.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4章 体育馆室内风环境有效性的CFD稳态模拟第77-120页
    4.1 CFD稳态模拟的前期准备第77-82页
        4.1.1 CFD稳态模拟的参数设置第77-80页
        4.1.2 体育馆室内风环境有效性的评价标准第80-82页
    4.2 体育馆形体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模拟第82-99页
        4.2.1 体育馆顶界面形状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第82-89页
        4.2.2 体育馆侧界面形状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第89-93页
        4.2.3 体育馆檐口形状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第93-99页
    4.3 体育馆通风窗形态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模拟第99-109页
        4.3.1 体育馆侧窗形状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第99-105页
        4.3.2 体育馆天窗形态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第105-109页
    4.4 体育馆室内空间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模拟第109-118页
        4.4.1 体育馆不对称看台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第109-114页
        4.4.2 体育馆看台疏散口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第114-118页
    4.5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5章 体育馆自然通风适应性的IES-VE动态模拟第120-134页
    5.1 IES-VE动态模拟的前期准备第120-125页
        5.1.1 IES-VE动态模拟的参数设置第120-122页
        5.1.2 体育馆自然通风适应性的评价标准第122-125页
    5.2 通风窗对体育馆通风有效时数的影响第125-126页
        5.2.1 通风窗高度对通风有效时数的影响第125-126页
        5.2.2 通风窗有效面积对通风有效时数的影响第126页
    5.3 不同形态体育馆的自然通风适应性对比第126-129页
        5.3.1 通风有效时数对比第127-128页
        5.3.2 热舒适有效时数对比第128-129页
    5.4 通风窗对体育馆热舒适有效时数的影响第129-130页
        5.4.1 开窗控制策略对热舒适有效时数的影响第129页
        5.4.2 窗体遮阳对热舒适有效时数的影响第129-130页
    5.5 体育馆自然通风的功能及气候适应性第130-133页
        5.5.1 不同使用模式、不同气候对有效通风面积的最低要求第130-131页
        5.5.2 不同使用模式、不同气候对热舒适有效时数的影响第131-133页
    5.6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6章 有利于自然通风的体育馆设计策略第134-159页
    6.1 体育馆自然通风设计流程第134-135页
    6.2 针对自然通风空间尺度难点的体育馆设计策略第135-152页
        6.2.1 体育馆的形体设计策略第135-141页
        6.2.2 体育馆的空间设计策略第141-145页
        6.2.3 体育馆的通风窗设计策略第145-152页
    6.3 针对自然通风使用模式难点的体育馆设计策略第152-157页
        6.3.1 提高效率与有效控制并举第152-154页
        6.3.2 多种降温措施的相辅相成第154-156页
        6.3.3 多种调节方式的分时分区第156-157页
    6.4 本章小结第157-159页
结论第159-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75-177页
致谢第177-178页
个人简历第178-179页
附录第179-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鼠C6胶质瘤模型MRI功能成像及示踪法定量测量细胞外间隙扩散参数
下一篇:版纳鱼螈呼吸系统形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