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4-31页 |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 第14-20页 |
一、马克思理论中的共同体思想 | 第14-18页 |
二、马恩理论中的世界历史观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第20-23页 |
一、天下大同中的共同体思想 | 第21-22页 |
二、和合文化中的共同体思想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当代和平发展外交理念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第23-27页 |
一、毛泽东的和平外交思想 | 第24-25页 |
二、邓小平的和平外交思想 | 第25-26页 |
三、江泽民与胡锦涛的和平外交思想 | 第26-27页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时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第27-31页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身——命运共同体 | 第27-28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第28-29页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路径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31-46页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现实基础 | 第31-35页 |
一、世界之变 | 第31-33页 |
二、西方之乱 | 第33-34页 |
三、中国之治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 第35-38页 |
一、开明自利原则 | 第35-36页 |
二、合作共赢原则 | 第36页 |
三、和谐共生原则 | 第36-38页 |
四、包容互鉴原则 | 第38页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内容 | 第38-42页 |
一、平等互谅的伙伴关系 | 第38-39页 |
二、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 第39-40页 |
三、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 第40页 |
四、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 | 第40-41页 |
五、崇尚自然的生态体系 | 第41-42页 |
第四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 第42-46页 |
一、建设不同层次的命运共同体 | 第42-43页 |
二、推动国际社会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 第43-44页 |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 第44-46页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6-56页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46-49页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当代阐释 | 第46-47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 | 第47-49页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9-56页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变革全球治理提出的中国方案 | 第49-51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构建国际新秩序发出的中国声音 | 第51-52页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世界梦 | 第52-53页 |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新思维”为戒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