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绪论 | 第11-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2-21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5-16页 |
1.2.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概述 | 第16页 |
1.2.5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3 钠离子电池 | 第21-25页 |
1.3.1 钠离子电池概述 | 第21-22页 |
1.3.2 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第22-23页 |
1.3.3 静电纺丝技术 | 第23-24页 |
1.3.4 聚合物基碳材料 | 第24-25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25-27页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5页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7-33页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27-28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7-28页 |
2.2 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 第28-31页 |
2.2.1 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28-30页 |
2.2.2 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第30-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氧化镍/镍/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 第33-57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页 |
3.2.1 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 | 第34页 |
3.2.2 氢氧化镍前驱体的制备 | 第34页 |
3.2.3 镍/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4页 |
3.2.4 氧化镍/镍/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54页 |
3.3.1 微观结构分析 | 第34-42页 |
3.3.2 合成机理分析 | 第42-43页 |
3.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3-45页 |
3.3.4 不同镍含量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45-49页 |
3.3.5 煅烧温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3.3.6 循环性能分析 | 第51-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4章 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储钠性能研究 | 第57-70页 |
4.1 引言 | 第57-5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8页 |
4.3.1 微观结构分析 | 第58-64页 |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4-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