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汽车ECU 开发面临的问题和趋势 | 第12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最新动态 | 第12-14页 |
1.3.1 国外发展情况及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发展情况及现状 | 第14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系统概述及开发模式 | 第16-32页 |
2.1 系统组成 | 第16-25页 |
2.1.1 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2.1.2 主要传感器,执行器及系统组件特性 | 第17-25页 |
2.2 V 开发模式 | 第25-29页 |
2.2.1 传统开发模式 | 第25页 |
2.2.2 现代V 开发模式 | 第25-27页 |
2.2.3 V 模式在共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2.3 发动机仿真模型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扭矩的算法分析及系统功能定义 | 第32-46页 |
3.1 扭矩控制算法分析 | 第32-36页 |
3.1.1 柴油机控制算法的发展 | 第32-33页 |
3.1.2 扭矩控制算法概述 | 第33-34页 |
3.1.3 扭矩控制算法实现方案 | 第34-36页 |
3.2 高压共轨系统架构及需求分析 | 第36-40页 |
3.2.1 高压共轨系统架构划分 | 第36-37页 |
3.2.2 扭矩需求分析 | 第37-40页 |
3.3 扭矩需求转化 | 第40-41页 |
3.3.1 扭矩最大值功能定义 | 第40页 |
3.3.2 扭矩最小值功能定义 | 第40页 |
3.3.3 扭矩限制功能定义 | 第40-41页 |
3.3.4 扭矩转化功能定义 | 第41页 |
3.4 扭矩协调 | 第41-43页 |
3.5 子系统功能定义 | 第43-45页 |
3.5.1 燃油系统控制功能定义 | 第43-44页 |
3.5.2 其他子系统功能定义 | 第44-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扭矩的详细控制策略 | 第46-75页 |
4.1 控制策略概述 | 第46-48页 |
4.2 转速计算和气缸识别模块 | 第48-50页 |
4.2.1 转速计算 | 第48-49页 |
4.2.2 气缸识别 | 第49-50页 |
4.3 工况逻辑判断 | 第50-55页 |
4.3.1 起动条件逻辑判断 | 第50-53页 |
4.3.2 怠速条件逻辑控制 | 第53-55页 |
4.4 目标怠速设定 | 第55-58页 |
4.5 轨压控制 | 第58-61页 |
4.5.1 轨压开环控制 | 第58页 |
4.5.2 轨压自适应增量式PID 闭环控制 | 第58-61页 |
4.6 喷油控制 | 第61-73页 |
4.6.1 喷油量控制 | 第61-66页 |
4.6.2 喷油正时控制 | 第66-67页 |
4.6.3 喷油率控制 | 第67-73页 |
4.7 停机控制 | 第73-7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软硬件平台及闭环PID 算法实验 | 第75-86页 |
5.1 常用PID 控制算法概述 | 第75-77页 |
5.2 常用PID 参数整定方法 | 第77-78页 |
5.3 系统软硬件平台 | 第78-83页 |
5.3.1 硬件平台 | 第78-81页 |
5.3.2 软件架构 | 第81-83页 |
5.4 相关实验 | 第83-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总结 | 第86页 |
6.2 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