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1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2 工程项目建设期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13-22页 |
| 2.1 风险的概念 | 第13-14页 |
| 2.1.1 风险的定义 | 第13页 |
| 2.1.2 风险的特征 | 第13-14页 |
| 2.1.3 风险的分类 | 第14页 |
| 2.2 工程项目建设期风险的分类 | 第14-16页 |
| 2.2.1 管理组织风险 | 第14页 |
| 2.2.2 经济风险 | 第14-15页 |
| 2.2.3 安全风险 | 第15页 |
| 2.2.4 质量风险 | 第15页 |
| 2.2.5 工期风险 | 第15页 |
| 2.2.6 工程环境风险 | 第15页 |
| 2.2.7 技术风险 | 第15-16页 |
| 2.3 工程项目建设期风险管理的流程 | 第16-22页 |
| 2.3.1 风险的识别 | 第16-17页 |
| 2.3.2 风险的估计 | 第17页 |
| 2.3.3 风险的评价 | 第17-18页 |
| 2.3.4 风险的控制 | 第18-22页 |
| 3 工程项目建设期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2-29页 |
| 3.1 工程项目建设期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 第22-25页 |
| 3.1.1 工程项目建设期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2页 |
| 3.1.2 工程项目建设期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 第22-23页 |
| 3.1.3 工程项目建设期各评价指标的解析 | 第23-25页 |
| 3.2 工程项目建设期的常用风险评价法比较 | 第25-29页 |
| 4 YGHY工程项目应用实例 | 第29-60页 |
| 4.1 YGHY工程项目概况 | 第29-31页 |
| 4.1.1 项目的总体规划 | 第29-31页 |
| 4.1.2 项目建设条件 | 第31页 |
| 4.1.3 YGHY工程项目建设期的特点 | 第31页 |
| 4.2 YGHY工程项目建设期的风险识别 | 第31-35页 |
| 4.3 YGHY工程项目建设期的风险估计 | 第35页 |
| 4.4 YGHY工程项目建设期的风险评价 | 第35-52页 |
| 4.4.1 构建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 第35-37页 |
| 4.4.2 层次分析法原理确定指标权重 | 第37-42页 |
| 4.4.3 基于等风险图法下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 | 第42-52页 |
| 4.5 YGHY工程项目建设期的风险控制 | 第52-60页 |
| 4.5.1 管理组织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 第53-54页 |
| 4.5.2 安全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 第54-55页 |
| 4.5.3 质量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 第55-56页 |
| 4.5.4 工期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 第56-57页 |
| 4.5.5 工程环境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 第57页 |
| 4.5.6 经济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 第57-58页 |
| 4.5.7 技术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 第58-60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 5.1 结论 | 第60页 |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录 | 第65-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