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雷达控制系统的设计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CAN总线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雷达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1.3.3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14-15页 |
| 1.4 研究成果 | 第15页 |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 第2章 系统理论研究与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32页 |
| 2.1 CAN总线技术的研究 | 第17-20页 |
| 2.1.1 CAN总线特点 | 第17-18页 |
| 2.1.2 CAN拓扑结构及传输距离 | 第18-19页 |
| 2.1.3 CAN协议帧类型及格式 | 第19-20页 |
| 2.2 参考雷达控制机理的研究 | 第20-26页 |
| 2.2.1 ARPA和收发信机接口分析 | 第20-21页 |
| 2.2.2 ARPA对收发信机的控制研究 | 第21-23页 |
| 2.2.3 同步脉冲与发射指令和视频信号关系分析 | 第23-25页 |
| 2.2.4 雷达的工作过程 | 第25-26页 |
| 2.3 系统总体功能与方案设计 | 第26-31页 |
| 2.3.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第26-27页 |
| 2.3.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7-31页 |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雷达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48页 |
| 3.1 雷达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 第32-34页 |
| 3.2 数据流检测模块设计与仿真 | 第34-39页 |
| 3.2.1 数据流检测模块设计 | 第34-35页 |
| 3.2.2 数据流检测模块算法设计 | 第35-38页 |
| 3.2.3 数据流检测模块功能仿真 | 第38-39页 |
| 3.3 指令集模块设计与仿真 | 第39-42页 |
| 3.3.1 指令集模块设计 | 第39-41页 |
| 3.3.2 指令集模块功能仿真 | 第41-42页 |
| 3.4 串口接收模块设计与仿真 | 第42-43页 |
| 3.4.1 串口接收模块设计 | 第42页 |
| 3.4.2 串口接收模块功能仿真 | 第42-43页 |
| 3.5 串口发送模块设计与仿真 | 第43-44页 |
| 3.5.1 串口发送模块设计 | 第43页 |
| 3.5.2 串口发送模块功能仿真 | 第43-44页 |
| 3.6 雷达控制器总体RTL实现 | 第44页 |
| 3.7 电源硬件原理图设计 | 第44-45页 |
| 3.8 雷达控制器功能测试 | 第45-46页 |
| 3.9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4章 CAN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8页 |
| 4.1 CAN网络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48-49页 |
| 4.2 CAN通信协议的设计 | 第49-52页 |
| 4.2.1 总线负载率分析 | 第49-50页 |
| 4.2.2 应用层协议的设计 | 第50-52页 |
| 4.3 CAN网络硬件设计 | 第52-54页 |
| 4.4 CAN网络软件实现 | 第54-57页 |
| 4.5 CAN网络系统测试 | 第57页 |
| 4.6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58-65页 |
| 5.1 人机交互界面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第58-61页 |
| 5.1.1 人机交互界面的结构设计 | 第58-60页 |
| 5.1.2 人机交互界面的功能设计 | 第60-61页 |
| 5.2 人机交互界面的软件实现 | 第61-63页 |
| 5.3 人机交互界面性能测试 | 第63-64页 |
| 5.4 小结 | 第64-65页 |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