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1-12页 |
·主要仪器 | 第11页 |
·实验试剂 | 第11-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2-13页 |
·临床资料及样本的采集 | 第12页 |
·神经功能评定 | 第12页 |
·循环EPCs 水平的流式细胞仪测定 | 第12-13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3-14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4-16页 |
·一般临床资料 | 第14页 |
·缺血性脑卒中组 NIHSS 评分≥12 和NIHSS 评分<12 两小组间的临床资料对比 | 第14页 |
·循环 EPCs 水平和脑卒中危险因素间相关性研究 | 第14页 |
·缺血性脑卒中72 小时严重神经功能损伤的独立预测指标 | 第14-15页 |
·缺血性脑卒中21d 后神经功能修复 NIHSS 评分改善≥4 的预测 | 第15-1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16-19页 |
·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与传统卒中危险因素间的关系 | 第16页 |
·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间的关系 | 第16-18页 |
·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程度间的关系 | 第18页 |
·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修复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19-20页 |
致谢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附录 A 附图 | 第23-29页 |
附录 B 附表 | 第29-33页 |
附录 C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 第33-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附带综述 | 第39-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