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 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1.1 子宫内膜炎的危害 | 第9页 |
1.2 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 | 第9-11页 |
1.3 子宫内膜炎诊断 | 第11-12页 |
1.4 子宫内膜炎的分类及症状 | 第12-13页 |
1.5 子宫内膜炎治疗与预防措施 | 第13-15页 |
2 ADMA的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2.1 ADMA概述 | 第15-16页 |
2.2 DDAH概述 | 第16-18页 |
2.3 PRMT概述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 第22-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2.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24页 |
2.1.3 主要器材 | 第24页 |
2.2 大鼠子宫内膜炎的制作方法 | 第24-25页 |
2.3 临床及剖检的实验方法 | 第25页 |
2.4 子宫石蜡切片的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5 荧光定量法测定TNF-α和IL-6的含量 | 第26-28页 |
2.5.1 总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2.5.2 RT(逆转录) | 第27页 |
2.5.3 PCR反应 | 第27-28页 |
2.5.4 荧光相对定量PCR反应 | 第28页 |
2.5.5 统计学分析 | 第28页 |
2.6 实验结果 | 第28-32页 |
2.6.1 临床及剖检变化 | 第28-29页 |
2.6.2 石蜡切片结果 | 第29-30页 |
2.6.3 扩增曲线结果 | 第30-31页 |
2.6.4 荧光相对定量PCR检测 | 第31-32页 |
2.7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子宫匀浆液ADMA水平的检测及机理研究 | 第34-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3.1.2 实验分组 | 第34页 |
3.1.3 子宫匀浆液ADMA水平测定 | 第34-35页 |
3.1.4 荧光相对定量PCR法测定DDAH1和PRMT1的表达 | 第35页 |
3.1.5 统计学处理 | 第35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5-37页 |
3.2.1 ADMA含量 | 第35-36页 |
3.2.2 PRMT1、DDAH1表达 | 第36-37页 |
3.3 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创新性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符号表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