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基于界面参数的改性再生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研究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3-23页
    1.1 再生混凝土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成果第16-18页
    1.4 混凝土的裂缝研究现状第18-20页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20-23页
2 再生骨料的特性与基本性能第23-33页
    2.1 再生骨料的特性第23-28页
        2.1.1 废弃混凝土的来源第23-24页
        2.1.2 废弃混凝土的加工工艺第24-27页
        2.1.3 再生骨料的形态第27页
        2.1.4 再生骨料的级配第27-28页
    2.2 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第28-31页
        2.2.1 密度第28-29页
        2.2.2 吸水率第29-30页
        2.2.3 压碎指标第30页
        2.2.4 砂浆附着量第30-31页
    2.3 再生骨料的分级与检验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基于界面参数的再生混凝土改性研究第33-47页
    3.1 再生混凝土细观结构第33-37页
        3.1.1 再生混凝土的细观组成第33-35页
        3.1.2 再生混凝土的界面特点第35-37页
    3.2 再生混凝土改性研究分析第37-39页
        3.2.1 改性再生混凝土第37-38页
        3.2.2 再生混凝土的改性方法第38-39页
    3.3 掺入乳化沥青的再生混凝土研究分析第39-45页
        3.3.1 乳化沥青第39-41页
        3.3.2 掺入乳化沥青的混凝土工作原理及作用第41-44页
        3.3.3 掺入乳化沥青对再生混凝土性能改善的机理分析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掺入乳化沥青的再生混凝土裂缝计算分析第47-63页
    4.1 混凝土梁的裂缝计算分析第47-55页
        4.1.1 裂缝及其控制第47-48页
        4.1.2 裂缝的出现、分布及开展过程第48-49页
        4.1.3 混凝土梁的裂缝计算公式第49-55页
    4.2 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分析第55-58页
        4.2.1 变形控制的目的和要求第55-56页
        4.2.2 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第56-58页
    4.3 乳化沥青再生混凝土梁裂缝和挠度计算分析第58-61页
        4.3.1 裂缝计算第58-60页
        4.3.2 挠度计算第60-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5 掺入乳化沥青的再生混凝土裂缝数值模拟第63-77页
    5.1 ANSYS有限元简介第63-64页
    5.2 掺入乳化沥青的再生混凝土裂缝的有限元分析第64-69页
        5.2.1 有限元模型的选择第64-65页
        5.2.2 裂缝模型的选择第65-66页
        5.2.3 本构模型和破坏准则的选择第66-69页
    5.3 掺入乳化沥青的再生混凝土裂缝的数值模拟第69-74页
        5.3.1 参数取值第69-70页
        5.3.2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70-72页
        5.3.3 结果对比分析第72-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86页
作者简介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CBL理论冷弯薄壁型钢柱构件相关屈曲研究
下一篇:冻融循环作用下装配式结构全灌浆套筒连接节点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