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第8-13页 |
1.2.1 学术界对技术的反思 | 第8-11页 |
1.2.2 学术界对技术风险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技术及主要的技术观 | 第13-19页 |
2.1 技术 | 第13-16页 |
2.1.1 技术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技术的本质 | 第13-14页 |
2.1.3 技术的属性 | 第14页 |
2.1.4 技术与科学 | 第14-15页 |
2.1.5 技术与人的生存 | 第15-16页 |
2.2 四种主要的技术观 | 第16-19页 |
2.2.1 技术无政府主义 | 第16-17页 |
2.2.2 技术乐观主义 | 第17页 |
2.2.3 技术悲观主义 | 第17-18页 |
2.2.4 技术控制主义 | 第18-19页 |
3 现代技术风险的相关概述 | 第19-25页 |
3.1 现代技术风险的特点 | 第19-20页 |
3.2 现代技术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0-23页 |
3.2.1 内部原因——技术层面的原因 | 第21-22页 |
3.2.2 外部原因——各种因素综合的原因 | 第22-23页 |
3.3 现代技术风险问题的研究范式的转变 | 第23-25页 |
4 现代技术风险规避的必要性、具体措施及存在问题 | 第25-29页 |
4.1 现代技术风险规避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4.2 当前现代技术风险问题规避的具体措施 | 第26-27页 |
4.2.1 社会方面:加强对技术风险的社会控制 | 第26页 |
4.2.2 政治方面: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26页 |
4.2.3 文化方面:完善技术伦理评价机制 | 第26-27页 |
4.3 当前技术风险规避措施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4.3.1 依靠技术手段规避技术危机的“不彻底性” | 第27页 |
4.3.2 现有规避措施对风险意识、风险文化、心理规避的忽视 | 第27-28页 |
4.4 技术风险教育对技术风险规避起到的作用 | 第28-29页 |
5 技术风险教育的构建原则及内容 | 第29-36页 |
5.1 技术风险教育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5.1.1 技术哲学对技术的人文批判 | 第29页 |
5.1.2 风险社会理论 | 第29-30页 |
5.1.3 技术哲学理论对技术风险教育的启示 | 第30-31页 |
5.2 技术风险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1-33页 |
5.2.1 国际性与民族性相结合 | 第31-32页 |
5.2.2 社会化与个体化相结合 | 第32页 |
5.2.3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 第32-33页 |
5.3 技术风险教育构建的基本内容 | 第33-36页 |
5.3.1 风险意识的培养 | 第33-34页 |
5.3.2 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理念 | 第34-36页 |
6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