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亲和性及后代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4页
 1 文献综述第8-24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进展第8-12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抗旱性研究进展第12-13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性状研究进展第13-2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第24-3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4-25页
   ·材料第24页
   ·方法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结实亲和性第25-28页
   ·蔊菜花粉粒在油菜柱头表面萌发反应及与柱头表面相互作用第28-29页
 3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抗旱性研究第30-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材料第30页
   ·方法第30-34页
     ·测定项目第30-31页
     ·抗旱性评价方法与数据处理第31-34页
       ·相对抗旱性评价第31-32页
       ·抗旱性直接评价第32页
       ·抗旱性综合评价第32-34页
         ·抗旱指标性状筛选和抗旱性综合评价第32-33页
         ·抗旱性评价分级标准第33-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41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亲本及后代苗期抗旱性状表现第34-35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亲本及后代性状抗旱系数相关性分析第35-36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亲本及后代抗旱性直接评价方法比较第36-41页
 3 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性状研究第43-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材料第43页
   ·方法第43-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57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植株形态特征及叶型标志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第45-48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农艺、产量、品质遗传变异分析第48-52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特殊性状遗传特性第52-53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稳定品系2004~2005主要性状分析第53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稳定品系2005~2006主要性状分析第53-54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稳定品系2006~2007苗期主要农艺性状分析第54-55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稳定品系2006~2007主要性状分析第55-56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稳定品系与硼性状有关的性状分析第56-57页
 3 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第59-66页
 1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具有较强的亲和性第59-60页
 2 蔊菜抗旱基因的转育可增强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第60-61页
 3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可丰富甘蓝型油菜遗传基础第61-62页
 4 远杂后代群体植株缺叶性状为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第62-63页
 5 远杂后代群体系选稳定品系主要性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良第63页
 6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等基础研究和育种应用研究有待深入开展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半透半反式多光谱成像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