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0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的来源 | 第8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9-16页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6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创新 | 第16-2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基本思路和主要框架 | 第17-18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马克思闲暇思想的理论资源和形成线索 | 第20-28页 |
第一节 马克思闲暇思想的理论资源 | 第20-23页 |
一.亚里士多德的闲暇思想 | 第20-21页 |
二.黑格尔之“绝对精神”所体现的相关思想 | 第21-22页 |
三.费尔巴哈之“感性的人”所体现的相关思想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马克思闲暇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23-28页 |
一.马克思闲暇思想的形成 | 第23-25页 |
二.马克思闲暇思想的发展 | 第25-28页 |
第三章 闲暇的内涵与基础 | 第28-36页 |
第一节 闲暇的内涵 | 第28-31页 |
一.闲暇是从工作时间中“剩下来”的空闲时间 | 第28-29页 |
二.闲暇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从工作时间中“节约”出来的空闲时间 | 第29-30页 |
三.闲暇是那部分不必继续从事剩余劳动的空闲时间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闲暇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前提 | 第31-36页 |
一.劳动是闲暇的物质基础 | 第31-33页 |
二.具体的生产关系是闲暇的社会前提 | 第33-36页 |
第四章 资本主义时代中的闲暇 | 第36-56页 |
第一节 闲暇为人的自由创造提供可能 | 第36-43页 |
一.人在闲暇中进行自由创造 | 第36-38页 |
二.人在闲暇中探索生活的意义 | 第38-39页 |
三.人在闲暇中发展真正的个性 | 第39-41页 |
四.人在闲暇中进行自由的创造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在现实中闲暇被资本所支配 | 第43-51页 |
一.资本家的闲暇被资本所支配 | 第44-47页 |
二.工人的闲暇被资本所控制 | 第47-51页 |
第三节 扬弃资本支配下的闲暇之现实路径 | 第51-56页 |
一.根本道路: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51-52页 |
二.现实道路:发展科学技术与普遍交往 | 第52-5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