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评析 | 第11-15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简要评析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目标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研究目标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威宁草海生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法治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法治中的法治理论和软法治理理论 | 第17-20页 |
一、法治理论 | 第17-18页 |
二、软法理论 | 第18-19页 |
三、软法理论对生态环境法治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法治中的环境伦理观 | 第20-22页 |
一、环境伦理观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探索环境伦理观的原因 | 第21页 |
三、环境伦理观对生态环境法治的重要性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法治概况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概况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第23-26页 |
一、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23-25页 |
二、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现状 | 第26-34页 |
一、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现状 | 第26-27页 |
二、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现状 | 第27-30页 |
三、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司法现状 | 第30-32页 |
四、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公民环境守法现状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一、草海自然保护区环境立法有待完善 | 第34-36页 |
二、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执法有待加强 | 第36-38页 |
三、草海自然保护区环境司法存在障碍 | 第38-39页 |
四、草海自然保护区民众守法意识薄弱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法治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0-42页 |
一、立法技术不够成熟 | 第40页 |
二、习惯法与制定法存在冲突 | 第40页 |
三、发展观念存在偏颇 | 第40-41页 |
四、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完善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法治的路径 | 第42-55页 |
第一节 完善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立法 | 第44-48页 |
一、完善威宁草海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 | 第44-45页 |
二、完善土壤防污染方面的法律 | 第45页 |
三、建立健全保护区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 第45页 |
四、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45-46页 |
五、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优秀内容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完善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的执法机制 | 第48-51页 |
一、执法人员方面的问题 | 第48-50页 |
二、执法体制方面的问题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完善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环境司法 | 第51-53页 |
一、加强保护区环境司法队伍建设 | 第51-52页 |
二、设立环保法庭 | 第52页 |
三、解决诉讼难的问题,保障公民的诉权 | 第52-53页 |
第四节 提高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 第53-55页 |
一、加强草海保护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教育 | 第53-54页 |
二、加强当地群众的环境保护法治教育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