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0 引言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5页 |
·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 中华民国时期会计思想的历史背景 | 第17-23页 |
·清末主要会计思想 | 第17-19页 |
·连环会计的思想——《连环账谱》 | 第17-18页 |
·改革银行会计的思想——《银行簿记学》 | 第18页 |
·改善官府财政状况的思想——《理财考镜初稿》、《银行释义初稿》 | 第18-19页 |
·中华民国时期的财政组织结构 | 第19-23页 |
·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组织结构设置 | 第19-20页 |
·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组织结构设置 | 第20-23页 |
2 会计法制化思想 | 第23-34页 |
·北京政府时期会计法制化思想萌芽 | 第23-27页 |
·钱应清依法治计的思想 | 第23-25页 |
·《民三会计法》及其体现的法制思想 | 第25-27页 |
·国民政府时期会计法制化思想的发展 | 第27-32页 |
·《会计法》及其体现的法制思想 | 第27-30页 |
·关于截清会计年度的争论 | 第30-32页 |
·会计法制化思想发展的启示 | 第32-34页 |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会计法制化思想的完善 | 第32页 |
·会计法制思想的建设要以统一性为基础 | 第32-33页 |
·爱国学者对会计法制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 第33-34页 |
3 行业会计思想 | 第34-48页 |
·北京政府时期行业会计思想 | 第34-39页 |
·谢霖的改良银行会计思想 | 第34-36页 |
·四政特别会计演进思想 | 第36-39页 |
·国民政府时期行业会计思想 | 第39-46页 |
·顾准的银行会计思想 | 第39-42页 |
·四政特别会计发展思想 | 第42-46页 |
·行业会计思想发展的启示 | 第46-48页 |
·会计统一的思想非常清晰 | 第46-47页 |
·会计思想的发展落后于会计实务的发展 | 第47-48页 |
4 会计师事业发展思想 | 第48-56页 |
·北京政府时期会计师事业思想的兴起 | 第48-51页 |
·谢霖的会计师事业发展思想 | 第48-49页 |
·徐永祚的会计师事业思想 | 第49-51页 |
·国民政府时期会计师事业思想的发展 | 第51-54页 |
·潘序伦的会计师事业研究 | 第51-52页 |
·奚玉书的会计师业务操作思想 | 第52-54页 |
·会计师事业思想发展的启示 | 第54-56页 |
·会计师业务广泛发展 | 第54页 |
·会计师业务注重"知识推广" | 第54-56页 |
5 会计制度改良与会计制度改革思想的争论 | 第56-64页 |
·两种思想争论产生的背景 | 第56页 |
·中式会计改良派的会计思想 | 第56-60页 |
·徐永祚的中式簿记改良思想 | 第56-58页 |
·陆善炽的现金收付思想 | 第58-59页 |
·潘士浩的中西式簿记比较思想 | 第59-60页 |
·中式会计改革派的会计思想 | 第60-62页 |
·潘序伦的中式会计改革思想 | 第60-61页 |
·顾准的中式会计改革思想 | 第61-62页 |
·两种思想之争的影响及启示 | 第62-64页 |
6 结语 | 第64-67页 |
·民国会计思想的基本轮廓 | 第64-65页 |
·民国会计思想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经验借鉴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