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肠疾病论文--肠道功能紊乱论文

同型半胱氨酸在早年应激诱导的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甲基化机制

缩略语表第9-10页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前言第17-19页
第一章 早年应激致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和氨基酸代谢的变化第19-36页
    1.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1.1.1 实验动物第19页
        1.1.2 主要仪器第19-20页
        1.1.3 主要试剂第20页
    1.2 实验方法第20-25页
        1.2.1 母婴分离应激方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第20-21页
        1.2.2 结直肠扩张试验第21页
        1.2.3 旷场试验第21-22页
        1.2.4 糖水试验第22页
        1.2.5 结肠HE病理染色第22页
        1.2.6 大鼠粪便和血清样本的采集第22页
        1.2.7 粪便样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第22-23页
        1.2.8 粪便基因组16SrDNA高通量测序第23-24页
        1.2.9 粪便和血清样本的氨基酸检测第24页
        1.2.10 统计学方法第24-25页
    1.3 实验结果第25-33页
        1.3.1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评价第25-29页
        1.3.2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变化第29-31页
        1.3.3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部分氨基酸代谢变化第31-33页
    1.4 讨论第33-36页
第二章 同型半胱氨酸在早年应激所致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对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第36-58页
    2.1 实验材料第36-38页
        2.1.1 实验动物第36页
        2.1.2 主要仪器第36-37页
        2.1.3 主要试剂第37-38页
    2.2 实验方法第38-48页
        2.2.1 母婴分离应激方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第38页
        2.2.2 结直肠扩张试验第38-39页
        2.2.3 旷场试验第39页
        2.2.4 糖水试验第39页
        2.2.5 血浆Hcy水平检测第39页
        2.2.6 血浆S-腺苷甲硫氨酸水平检测第39-40页
        2.2.7 血浆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第40页
        2.2.8 结肠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第40-42页
        2.2.9 结肠组织DNMTsmRNA水平的检测第42-44页
        2.2.10 结肠组织DNMTs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第44-47页
        2.2.11 结肠组织DNMTs总活性的检测第47-48页
        2.2.12 统计学方法第48页
    2.3 实验结果第48-56页
        2.3.1 Hcy在早年应激致IBS中的损伤作用第48-51页
        2.3.2 Hcy对早年应激致IBS大鼠机体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第51-56页
    2.4 讨论第56-58页
第三章 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甲基化机制调控肠易激综合征的分子基础第58-73页
    3.1 实验材料第58-59页
        3.1.1 实验动物第58页
        3.1.2 主要仪器第58页
        3.1.3 主要试剂第58-59页
    3.2 实验方法第59-62页
        3.2.1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建立及分组第59页
        3.2.2 结肠组织NDMTs总活性的检测第59页
        3.2.3 结肠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第59页
        3.2.4 结肠组织claudin-1/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第59-61页
        3.2.5 结肠组织claudin-1/2和MeCP2mRNA水平的检测第61-62页
        3.2.6 结肠组织Claudin-1/2和MeCP2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第62页
        3.2.7 统计学方法第62页
    3.3 实验结果第62-71页
        3.3.1 Hcy对IBS大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2和MeCP2的影响第62-66页
        3.3.2 降低甲基转移酶活性对结肠组织DNA总甲基化的影响第66页
        3.3.3 甲基化水平对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2和MeCP2的影响第66-71页
    3.4 讨论第71-7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79页
个人简历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端粒保护蛋白和端粒长度在肝癌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下一篇:呼出气一氧化氮联合肺功能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检测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