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象征主义新诗的形式表现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10-13页
第一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萌芽和生长第13-17页
    第一节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概述第13-15页
    第二节 中国新诗接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理论的原因和目的第15-17页
第二章 中国象征主义诗派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译介理论和模仿创作第17-22页
    第一节 李金发的机械接受和刻意模仿阶段和第18页
    第二节 创造社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的能动接受与有机改造阶段第18-20页
    第三节 梁宗岱与戴望舒的深入探索和中西结合的成熟阶段第20-22页
第三章 中国象征主义诗人诗歌创作中的形式表现探索第22-45页
    第一节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中的形式表现研究第23-29页
    第二节 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的象征主义诗歌中的形式表现研究第29-37页
    第三节 戴望舒与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中的形式表现研究第37-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1页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朱天文对卡尔维诺文学因素的接受与创化--以其后期创作及《巫言》为中心
下一篇:《西行取经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