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s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6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一、股权质押动机文献回顾 | 第16-18页 |
二、股权质押经济后果文献回顾 | 第18-21页 |
三、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股权质押相关概念 | 第22-24页 |
一、股权质押含义 | 第22页 |
二、股权质押的优缺点 | 第22页 |
三、股权质押的分类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 | 第24-26页 |
一、控制权 | 第24页 |
二、现金流权 | 第24页 |
三、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股权质押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分析 | 第26-30页 |
第一节 股权质押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二、信号理论 | 第27-28页 |
三、控制权理论 | 第28页 |
第二节 股权质押制度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案例介绍与分析 | 第30-54页 |
第一节 股权质押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同洲电子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第31-37页 |
一、同洲电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31-32页 |
二、同洲电子公司股权结构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况 | 第32-37页 |
(一) 同洲电子股权结构 | 第32-34页 |
(二) 同洲电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状况 | 第34-36页 |
(三) 同洲电子控股股东两权分离情况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分析 | 第37-42页 |
一、融资需求动机 | 第37-38页 |
二、维持控制权动机 | 第38-39页 |
三、利益侵占动机 | 第39-42页 |
第四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公司价值的方式 | 第42-44页 |
一、盈余管理降低公司的盈余质量 | 第42-43页 |
二、改变公司的风险偏好 | 第43-44页 |
第五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分析 | 第44-52页 |
一、同洲电子股价的短期市场反应 | 第44-46页 |
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 第46-51页 |
三、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第51-52页 |
第六节 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一、股权结构及治理结构不合理 | 第52-53页 |
二、高管频繁变动 | 第53-54页 |
第五章 股权质押公司治理对策与建议 | 第54-57页 |
第一节 优化内部治理 | 第54-55页 |
一、构建制衡式股权结构 | 第54页 |
二、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 | 第54页 |
三、改进监事会运行机制 | 第54-55页 |
第二节 优化外部治理 | 第55-57页 |
一、强化股权质押行为的信息披露 | 第55页 |
二、加大监管力度并加强违规成本 | 第55-56页 |
三、建立完整的风险监管体系 | 第56页 |
四、投资者需重视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及其个人财务状况而谨慎投资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及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7页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第57-58页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