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水量平衡论文

变化环境下锡林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时序演变模拟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第14页
        1.3.2 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第14-15页
        1.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研究区概况及基础数据库第18-2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20页
        2.1.1 地理位置第18-19页
        2.1.2 地形地貌第19页
        2.1.3 气候条件第19页
        2.1.4 土壤植被第19页
        2.1.5 社会经济状况第19-20页
    2.2 流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第20-24页
        2.2.1 流域水文气象数据第20页
        2.2.2 DEM数据第20页
        2.2.3 土地利用数据第20-22页
        2.2.4 土壤数据第22-24页
3 锡林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第24-41页
    3.1 研究方法介绍第24-28页
        3.1.1 降水和径流的关系分析方法第24页
        3.1.2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第24-25页
        3.1.3 累积距平法第25-26页
        3.1.4 小波分析方法第26-28页
            3.1.4.1 基本原理第26-28页
            3.1.4.2 小波方差第28页
        3.1.5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第28页
    3.2 流域降水和径流的时间变化分析第28-34页
        3.2.1 流域降水和径流演变的趋势分析第31-32页
        3.2.2 流域降水和径流的突变点检测第32-33页
        3.2.3 径流序列的周期变化特征分析第33-34页
    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第34-37页
        3.3.1 气候的波动要素影响分析第34-35页
        3.3.2 人类活动驱动因素分析第35-37页
    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第37-39页
    3.5 讨论与小结第39-41页
        3.5.1 讨论第39页
        3.5.2 小结第39-41页
4 锡林河流域径流的时序演变模拟第41-52页
    4.1 研究方法第41-46页
        4.1.1 统计相关检验法第41页
        4.1.2 主成分分析方法第41-43页
            4.1.2.1 主成分分析步骤第41-42页
            4.1.2.2 主成分分析计算过程第42-43页
        4.1.3 BP神经网络模型第43-46页
            4.1.3.1 经典BP模型第43-45页
            4.1.3.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限制与不足第45页
            4.1.3.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第45-46页
    4.2 径流时序演变模拟的建立第46-47页
        4.2.1 径流模拟影响因子的筛选第46页
        4.2.2 径流的时序演变模拟模型第46-47页
    4.3 锡林河流域径流量的BP神经网络模拟第47-50页
        4.3.1 径流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统计检验第47-48页
        4.3.2 主要环境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第48页
        4.3.3 流域径流BP神经网络模拟分析第48-50页
    4.4 讨论与总结第50-52页
        4.4.1 讨论第50页
        4.4.2 小结第50-52页
5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径流模拟的初步分析第52-59页
    5.1 模型简介第52页
    5.2 模型原理与结构第52-53页
    5.3 SWAT模型建立的数据来源第53页
    5.4 锡林河流域建模过程第53-54页
    5.5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54-55页
        5.5.1 敏感性分析方法简介第54页
        5.5.2 敏感性分析结果第54-55页
    5.6 模型参数率定第55-56页
        5.6.1 率定方法简介第55页
        5.6.2 率定结果第55-56页
    5.7 径流模拟结果及评价第56-58页
        5.7.1 评价标准第56-57页
        5.7.2 模拟结果分析第57-58页
    5.8 小结第58-5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9-62页
    6.1 结论第59-60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飞沫对海-气界面动力学影响研究
下一篇:1,8-萘二胺单元为识别基团的活性氧(氮)荧光探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