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7-10页
第一章 商标平行进口及其类型第10-16页
    一、商标平行进口的定义第10-13页
        (一)国内关于商标平行进口的定义第10-12页
        (二)国外关于商标平行进口的定义第12页
        (三)本文对商标平行进口的界定第12-13页
    二、商标平行进口的特征第13-14页
    三、商标平行进口的常见类型第14-16页
第二章 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理论第16-20页
    一、权利用尽理论第16-17页
        (一)国内权利用尽理论第16-17页
        (二)区域权利用尽理论第17页
        (三)国际权利用尽理论第17页
    二、普遍性和地域性理论第17-20页
        (一)普遍性理论第17-18页
        (二)地域性理论第18-20页
第三章 商标平行进口制度的域外借鉴第20-32页
    一、商标平行进口制度在各国适用的概况第20-21页
    二、美国商标平行进口制度第21-25页
        (一)美国《关税法》对商标平行进口的规定第21-22页
        (二)美国海关对《关税法》相关规定的解释第22页
        (三)美国最高法院对海关所做解释的立场第22-23页
        (四)《兰哈姆法》对商标平行进口的规定第23-25页
    三、欧盟商标平行进口制度第25-28页
        (一)欧盟1988年《商标指令》关于商标平行进口的规定第25-26页
        (二)欧盟2015年《商标指令》关于商标平行进口的规定第26-27页
        (三)欧盟法院对商标平行进口的意见第27-28页
    四、日本商标平行进口制度第28-29页
        (一)日本商标平行进口的禁止阶段第28页
        (二)日本商标平行进口合法性得到承认阶段第28页
        (三)日本商标平行进口确定合法要件阶段第28-29页
    五、韩国商标平行进口制度第29-32页
        (一)韩国商标平行进口理论第29-30页
        (二)韩国关于商标平行进口的规定第30-32页
第四章 我国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及司法现状第32-39页
    一、我国司法实践中商标平行进口案件的特点第32-34页
        (一)商标平行进口侵权行为的认定存在阶段性第32页
        (二)认定商标平行进口行为侵权构成要件存在不同甚至冲突第32-33页
        (三)相似商标平行进口案件裁判结果存在差异第33-34页
        (四)商标平行进口涉及的利益群体众多第34页
    二、我国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现状及立法争论第34-36页
        (一)我国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现状第34-35页
        (二)我国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争论第35-36页
    三、司法实践中商标平行进口构成侵权的情形第36-39页
        (一)平行进口行为本身侵权第36页
        (二)对产品外观包装及其他标识进行改变导致的侵权第36-37页
        (三)中文标签翻译使用不当构成侵权第37页
        (四)宣传方式不当构成侵权第37-39页
第五章 对我国商标平行进口制度的完善第39-44页
    一、我国商标平行进口立法理论的选择第39-40页
    二、明确界定合法的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第40-41页
        (一)具有同一主体第40-41页
        (二)书面许可第41页
        (三)标签说明第41页
        (四)不以销售为目的第41页
    三、区分商誉侵权和商标平行进口侵权第41-43页
    四、合理规制商标平行进口中的侵权行为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相对人在执法过程中的配合义务
下一篇:宪法视野下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