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战车、战舰、战机、航天武器论文--战车论文

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组合效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穿甲弹、聚能装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3-14页
第二章 基于ANSYS/LS-DYNA仿真软件的理论分析第14-20页
    2.1 仿真软件的介绍第14页
    2.2 常用状态方程和本构模型第14-19页
        2.2.1 状态方程第15-16页
        2.2.2 本构模型第16-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杆式穿甲弹侵彻不同厚度比复合装甲数值模拟分析第20-48页
    3.1 杆式穿甲弹与复合装甲作用机理第20页
    3.2 侵彻厚度比为1:1:1复合装甲的数值模型分析第20-26页
        3.2.1 构建数值计算模型第20-21页
        3.2.2 构建有限元模型第21-22页
        3.2.3 数值模拟仿真结果分析第22-26页
    3.3 厚度比不同的复合装甲,抗侵彻性能对比分析第26-36页
        3.3.1 厚度比不同的复合装甲模型对比第26-28页
        3.3.2 侵彻厚度比不同的复合装甲,弹体损伤对比分析第28-31页
        3.3.3 厚度比不同的复合装甲,陶瓷板抗侵彻效果对比分析第31-32页
        3.3.4 厚度比不同的复合装甲,铝板抗侵彻效果对比分析第32-33页
        3.3.5 厚度比不同的复合装甲,纤维抗侵彻效果对比分析第33-34页
        3.3.6 厚度比不同的复合装甲,靶板后效对比分析第34-36页
    3.4 多比例对比分析第36页
    3.5 穿甲弹威力计算第36-47页
        3.5.1 杆式脱壳穿甲弹极限穿透速度的经验公式第37-39页
        3.5.2 长杆弹对三层间隔靶的穿透性计算第39-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穿甲弹侵彻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组合模型数值模拟分析第48-77页
    4.1 杆式穿甲弹与反应装甲作用原理第48-49页
    4.2 侵彻夹角不同的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模拟仿真及分析第49-59页
        4.2.1 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夹角为10°的模拟仿真分析第50-53页
        4.2.2 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夹角为15°的模拟仿真分析第53-54页
        4.2.3 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夹角为20°的模拟仿真分析第54-55页
        4.2.4 侵彻夹角不同的复合装甲、反应装甲模拟仿真对比分析第55-59页
        4.2.5 多角度分析夹角对其抗侵彻性能影响第59页
    4.3 入射角不同,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数值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9-67页
        4.3.1 入射角为30°时,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模拟仿真分析第60-61页
        4.3.2 入射角为45°时,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模拟仿真分析第61-62页
        4.3.3 入射角为60°时,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模拟仿真分析第62-63页
        4.3.4 入射角不同,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对比分析第63-67页
        4.3.5 多角度分析入射角对抗侵彻性能影响第67页
    4.4 入射角为60°,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正交组合仿真及分析第67-76页
        4.4.1 侵彻上复合装甲、下反应装甲模拟仿真及分析第68-69页
        4.4.2 侵彻上反应装甲、下复合装甲模拟仿真及分析第69-70页
        4.4.3 侵彻双层复合装甲模拟仿真及分析第70-71页
        4.4.4 侵彻双层反应装甲模拟仿真及分析第71-72页
        4.4.5 侵彻复合装甲、反应装甲正交组合结构对比分析第72-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聚能射流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组合模型仿真及分析第77-106页
    5.1 聚能射流与复合装甲相互作用机理第77页
    5.2 聚能射流与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原理第77-80页
    5.3 侵彻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组合结构模拟仿真计算及分析第80-89页
        5.3.1 侵彻上层复合装甲、下层反应装甲模拟仿真及分析第82-83页
        5.3.2 侵彻上层反应装甲、下层复合装甲模拟仿真及分析第83-84页
        5.3.3 侵彻双层复合装甲模拟仿真及分析第84-85页
        5.3.4 侵彻双层反应装甲模拟仿真及分析第85-86页
        5.3.5 侵彻复合装甲、反应装甲正交组合结构对比分析第86-89页
    5.4 破甲弹威力计算第89-105页
    5.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6-109页
    6.1 结论第106-107页
    6.2 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波电动舵机的高过载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UG的枪管快速设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