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电力机车论文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直接转矩控制研究现状第9-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直接转矩控制基本理论第13-37页
    2.1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与坐标变换第13-18页
        2.1.1 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3-15页
        2.1.2 坐标变换第15-16页
        2.1.3 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6-18页
    2.2 两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第18-20页
    2.3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第20-24页
        2.3.1 直接转矩控制基本理论第20-22页
        2.3.2 直接转矩控制基本结构第22-23页
        2.3.3 牵引电机速度区划分及磁链轨迹选择第23-24页
    2.4 异步牵引电机不同速域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第24-36页
        2.4.1 低速区传统圆形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第24-28页
        2.4.2 中速区十八边形磁链轨迹控制算法第28-32页
        2.4.3 高速区六边形磁链轨迹控制算法第32-34页
        2.4.4 弱磁区控制算法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区优化方案第37-53页
    3.1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的局限性第37-38页
    3.2 十二扇区直接转矩控制第38-43页
        3.2.1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扇区划分分析第38-39页
        3.2.2 十二扇区划分方法与分析第39-43页
    3.3 间接定子量控制第43-46页
    3.4 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第46-52页
        3.4.1 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第46-47页
        3.4.2 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预测算法第47-48页
        3.4.3 价值函数第48-49页
        3.4.4 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参考值预测第49页
        3.4.5 延时补偿的计算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建模与仿真实验方案的设计第53-68页
    4.1 异步牵引电机各速度区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第53-62页
        4.1.1 低速区传统圆形磁链直接转矩控制模型第53-57页
        4.1.2 中速区十八边形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模型第57-59页
        4.1.3 高速区六边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模型第59-61页
        4.1.4 弱磁区直接转矩控制模型第61-62页
    4.2 牵引电机低速区优化方案仿真模型第62-67页
        4.2.1 十二扇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模型第63-65页
        4.2.2 间接定子量控制仿真模型第65-66页
        4.2.3 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仿真模型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牵引电机低速区控制策略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8-87页
    5.1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8-72页
    5.2 十二扇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2-75页
    5.3 间接定子量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5-79页
    5.4 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9-83页
    5.5 各方案性能对比分析第83-84页
        5.5.1 各控制策略的转矩脉动对比第83-84页
        5.5.2 各控制策略的电流谐波对比第84页
    5.6 联合仿真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结论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大客流疏运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下一篇:动车组受电弓疲劳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