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聚合类服务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网络聚合类服务概述 | 第14-26页 |
一、网络聚合类服务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4-22页 |
(一)网络聚合类服务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 第14-21页 |
(二)网络聚合类服务平台的盈利模式 | 第21-22页 |
二、网络聚合类服务与传统门户端服务的关系 | 第22-23页 |
三、我国网络聚合类服务的发展现状及规制必要性 | 第23-26页 |
(一)我国网络聚合类服务的现状 | 第23-24页 |
(二)我国网络聚合类服务规制必要性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我国网络聚合类服务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7页 |
一、市场审核标准存在问题 | 第26-29页 |
(一)平台市场准入标准过低 | 第26-27页 |
(二)平台信息审核标准过低 | 第27-28页 |
(三)平台不履行附随义务 | 第28-29页 |
二、用户利益保护机制缺失 | 第29-30页 |
(一)数据使用中泄露问题严重 | 第29-30页 |
(二)缺乏用户退出机制 | 第30页 |
三、监管机制不完善 | 第30-34页 |
(一)政府监管不足 | 第31-32页 |
(二)平台自律不足 | 第32-33页 |
(三)行业监管不足 | 第33-34页 |
(四)社会监督不足 | 第34页 |
四、平台承担责任机制不健全 | 第34-37页 |
(一)平台承担责任归责原则不明确 | 第34-35页 |
(二)平台承担责任的标准不一致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我国网络聚合类服务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 第37-47页 |
一、强化市场审核标准 | 第37-39页 |
(一)严格平台市场准入标准 | 第37-38页 |
(二)强化平台审核义务,完善披露制度 | 第38-39页 |
(三)严格平台履行附随义务 | 第39页 |
二、健全用户利益保护机制 | 第39-41页 |
(一)健全数据合理使用保障机制 | 第39-40页 |
(二)建立健全用户退出机制 | 第40-41页 |
三、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 第41-45页 |
(一)强化政府监管 | 第41-43页 |
(二)强化平台自律 | 第43页 |
(三)重视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 第43-44页 |
(四)强化社会监督 | 第44-45页 |
四、健全平台责任机制 | 第45-47页 |
(一)明确平台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45页 |
(二)确定平台承担责任标准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