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无机化学工业论文--工业气体论文--氧气及氮气论文--空气的液化分离论文

新型LNG冷能空分与富氧燃烧燃气动力系统的集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2.1 空气分离技术第12-14页
            1.2.1.1 变压吸附法第13页
            1.2.1.2 膜分离法第13-14页
            1.2.1.3 低温空气分离法第14页
        1.2.2 富氧燃烧技术发展现状和进展第14-17页
        1.2.3 LNG冷能利用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利用LNG冷能的空气分离工艺设计第20-37页
    2.1 设计思路第20-22页
        2.1.1 低温空气分离第20-21页
        2.1.2 天然气发电第21页
        2.1.3 集成技术第21-22页
    2.2 工艺流程简介第22-23页
    2.3 工艺流程建模及模拟第23-35页
        2.3.1 基本参数设定第24-25页
        2.3.2 LNG冷能空分单元第25-31页
        2.3.3 富氧燃烧燃气动力单元及CO_2捕获单元第31-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影响因素分析和工艺优化第37-50页
    3.1 影响因素分析第37-43页
        3.1.1 空气压缩机压力对氮气纯度和总能耗的影响第37-38页
        3.1.2 氮气压缩机出口压力的影响第38-39页
        3.1.3 燃烧室(CC)进气温度和CO_2循环工质流量对输出功率的影响第39-42页
        3.1.4 LNG流量和压力对LNG(火用)效率的影响第42-43页
    3.2 优化工况模拟结果第43-46页
    3.3 模拟结果分析第46-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工艺系统的热力学分析第50-69页
    4.1 (火用)的定义第50页
    4.2 (火用)的计算模型第50-53页
    4.3 设备(火用)分析模型第53-58页
    4.4 工艺的(火用)效率分析第58-68页
        4.4.1 LNG冷能空分单元(火用)分析第58-62页
        4.4.2 富氧燃烧燃气动力单元及CO_2捕获单元(火用)分析第62-66页
        4.4.3 整个系统(火用)效率分析第66页
        4.4.4 LNG冷能利用(火用)分析第66-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和展望第69-71页
    结论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件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硫化镉纳米棒异质结构的制备与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下一篇:利用TBPB半笼型水合物分离混合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