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火力发电、热力发电论文--联合循环发电论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汽轮机运行模式转换控制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3页
        1.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第10-11页
        1.2.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GE哈汽9FB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统第15-27页
    2.1 联合循环控制原理第15-16页
    2.2 联合循环控制系统第16-17页
    2.3 联合循环机组主要控制功能第17-23页
        2.3.1 机组负荷控制第17-20页
        2.3.2 机组主汽压力控制第20-21页
        2.3.3 机组温度控制第21-23页
    2.4 联合循环机组子控制功能第23-27页
        2.4.1 旁路减温水控制及保护第23页
        2.4.2 汽包水位的控制第23-24页
        2.4.3 凝结水系统第24-25页
        2.4.4 热网系统第25-26页
        2.4.5 冷再流量分配控制第26-27页
第3章 GE哈汽9FB级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汽轮机第27-34页
    3.1 GE哈汽9FB级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汽轮机概述第27页
    3.2 GE哈汽9FB级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汽轮机结构第27-30页
    3.3 GE哈汽9FB级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汽轮机工作原理第30-31页
    3.4 GE哈汽9FB级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汽轮机特点第31-32页
    3.5 GE哈汽9FB级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汽轮机控制的关键技术第32-34页
        3.5.1 中排压力的影响第32页
        3.5.2 低压缸鼓风问题第32页
        3.5.3 轴系保护问题第32-34页
第4章 GE哈汽9FB级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汽轮机运行模式转换控制的设计与实践第34-48页
    4.1 关键技术和问题的分析及相关控制的优化第34-36页
        4.1.1 中排压力控制的分析优化第34-35页
        4.1.2 低压缸鼓风问题相关控制的分析优化第35页
        4.1.3 轴系保护问题相关控制的分析优化第35-36页
    4.2 优化后的汽轮机运行模式转换控制的设计第36-39页
        4.2.1 主保护第36-37页
        4.2.2 自动控制回路第37-39页
        4.2.3 转换功能的操作第39页
    4.3 汽轮机运行模式转换控制的实践第39-44页
        4.3.1 纯凝与抽凝工况的转换第39-40页
        4.3.2 抽凝与背压工况的转换第40-44页
    4.4 汽轮机运行模式转换控制的效果分析第44-48页
        4.4.1 抽凝转背压联通管主路切换至旁路的效果分析第44-45页
        4.4.2 抽凝转背压退低压缸过程的效果分析第45-46页
        4.4.3 背压转抽凝并低压缸过程的效果分析第46页
        4.4.4 背压转抽凝联通管旁路切换至主路的效果分析第46-4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5.1 结论第48页
    5.2 尚待解决的问题第48页
    5.3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非线性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智能变电站智能告警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