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研究的缘起与基础 | 第8-10页 |
1.1.1 论文研究的缘起 | 第8页 |
1.1.2 论文研究的基础 | 第8-10页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1-13页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城市道路空间解析 | 第14-25页 |
2.1 城市道路空间理论研究 | 第14-20页 |
2.1.1 道路空间基本概念 | 第14-17页 |
2.1.2 道路空间特征 | 第17-18页 |
2.1.3 道路空间功能 | 第18-19页 |
2.1.4 道路空间分类 | 第19-20页 |
2.2 城市道路空间构成 | 第20-21页 |
2.2.1 道路空间元素 | 第20-21页 |
2.2.2 道路空间结构 | 第21页 |
2.3 城市道路空间现状 | 第21-25页 |
2.3.1 道路空间尺度盲目扩大 | 第22页 |
2.3.2 道路空间类型单调 | 第22页 |
2.3.3 道路空间性格冷漠 | 第22-23页 |
2.3.4 道路空间组织无序 | 第23-24页 |
2.3.5 道路空间个性缺失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城市道路空间景观设计探究 | 第25-43页 |
3.1 城市道路空间景观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第25-37页 |
3.1.1 城市道路空间景观设计显性因子分析 | 第25-35页 |
3.1.2 城市道路空间景观设计隐性因子分析 | 第35-37页 |
3.2 城市道路空间景观设计基准 | 第37-43页 |
3.2.1 尊重道路空间使用主体特性 | 第37-40页 |
3.2.2 满足宜人道路空间尺度需求 | 第40-42页 |
3.2.3 创造形式与个性美的道路空间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城市道路空间景观设计方法构建 | 第43-83页 |
4.1 显性因子的景观构建 | 第43-74页 |
4.1.1 道路线形表达 | 第43-48页 |
4.1.2 道路线形营造策略 | 第48-50页 |
4.1.3 道路绿化表达 | 第50-58页 |
4.1.4 道路绿化营造策略 | 第58-61页 |
4.1.5 道路设施表达 | 第61-62页 |
4.1.6 道路设施营造策略 | 第62-63页 |
4.1.7 沿路建筑表达 | 第63-70页 |
4.1.8 沿路建筑营造策略 | 第70-73页 |
4.1.9 道路小品表达 | 第73-74页 |
4.1.10 道路小品营造策略 | 第74页 |
4.2 隐性因子的景观构建 | 第74-83页 |
4.2.1 历史文化因子的表达 | 第74-76页 |
4.2.2 历史人文景观的展示、还原与再生 | 第76-78页 |
4.2.3 时代科技因子的表达 | 第78-79页 |
4.2.4 时代科技因子的应用、理念的转换 | 第79-80页 |
4.2.5 自然环境因子的表达 | 第80-81页 |
4.2.6 自然环境因子的融入、利用与营造 | 第81-83页 |
第五章 上海世纪大道道路空间景观设计案例研究 | 第83-9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