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一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我国破产债权清偿顺位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17-26页 |
第一节 我国破产债权清偿顺位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7-19页 |
一 我国破产法中有关劳动债权的清偿顺序的规定 | 第17页 |
二 担保债权在我国破产清偿制度中的现状 | 第17-18页 |
三 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在我国破产清偿制度中的规定 | 第18页 |
四 税收债权在我国破产清偿制度中的规定 | 第18页 |
五 侵权债权在我国破产清偿制度中的现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我国破产债权清偿顺位制度的司法实践现状 | 第19页 |
第三节 我国关于破产债权清偿顺位的立法缺陷 | 第19-24页 |
一 法律对清偿顺序的安排缺乏系统性 | 第19-20页 |
二 劳动债权地位设置的不合理 | 第20-21页 |
三 过分强调税收债权的优先性 | 第21-22页 |
四 侵权债权在破产受偿中所处地位的尴尬 | 第22-23页 |
五 破产费用、共益债务地位的地位不明确 | 第23-24页 |
第四节 我国关于破产债权清偿顺位的立法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一 受我国传统物债二元论的影响 | 第24-25页 |
二 受我国破产立法价值取向影响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破产债权的类型分析 | 第26-48页 |
第一节 破产债权分类的基础理论 | 第26-34页 |
一 破产债权的内涵、性质及特征 | 第27-31页 |
二 破产债权的分类 | 第31-33页 |
三 破产债权的分类与清偿顺位的关系 | 第33-34页 |
第二节破产债权具体类型 | 第34-48页 |
一 担保债权 | 第34-37页 |
二 劳动债权 | 第37-39页 |
三 特别法上规定的优先权 | 第39-42页 |
四 税收债权 | 第42-44页 |
五 侵权之债 | 第44-46页 |
六 普通债权 | 第46页 |
七 其他债权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破产债权清偿顺位的比较分析 | 第48-53页 |
第一节 域外主要国家中有关破产债权清偿顺位的立法规定 | 第48-51页 |
一 法国 | 第48页 |
二 美国 | 第48-49页 |
三 澳大利亚 | 第49页 |
四 俄罗斯 | 第49-50页 |
五 日本 | 第50页 |
六 西班牙 | 第50-51页 |
七 加拿大 | 第51页 |
第二节 域外主要国家中有关破产债权清偿顺位的理论评析 | 第51-53页 |
一 相同之处 | 第51-52页 |
二 不同之处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关于破产债权清偿顺位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53-57页 |
第一节 通过立法手段予以细化和补充 | 第53-56页 |
一 补充优先权的规定 | 第53页 |
二 对劳动债权区别对待 | 第53-54页 |
三 赋予债权人会议对劳动债权的审查权 | 第54页 |
四 补充劣后破产债权的规定 | 第54-55页 |
五 明确界定《破产企业法》第109条与113条的关系 | 第55页 |
六 明确环境债权在破产债权受偿顺序中的地位 | 第55页 |
七 完善欠薪保障机制建设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合理的破产债权清偿顺序的设想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