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此心安处是吾乡-“德懋堂”式徽居再生及新徽居文化营造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的缘起第10页
        1.1.1 传统徽州文化遗失第10页
        1.1.2 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工作的深入第10页
    1.2 研究的对象第10-15页
        1.2.1 徽州概况第11页
        1.2.2 徽居形成与发展第11页
        1.2.3 古徽居文化要素梳理第11-12页
        1.2.4 古徽州民居现状第12-14页
        1.2.5 徽居易地再生的必要性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4 研究的内容第15-19页
        1.4.1 徽居再生概念的渊源第15-16页
        1.4.2 徽居再生的定义第16-18页
        1.4.3 徽居再生概念的外延——徽州文化传承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及目的第19-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2 研究的目的第20页
    1.6 研究框架第20-21页
    1.7 小结第21-22页
2 古建筑保护理论研究第22-30页
    2.1 古建保护分类第22-23页
        2.1.1 就地保护第22页
        2.1.2 易地保护第22-23页
        2.1.3 易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关系第23页
    2.2 易地保护的依据第23-24页
    2.3 易地保护的要求及难点第24-26页
        2.3.1 易地保护对环境的要求第24-25页
        2.3.2 易地保护对建筑的要求第25页
        2.3.3 易地保护的难点第25-26页
    2.4 易地保护的分类及案例分析第26-29页
        2.4.1 群体搬迁保护第26-27页
        2.4.2 散落式建筑易地保护第27-29页
    2.5 小结第29-30页
3 徽州古民居再生第30-44页
    3.1 德懋堂项目背景(黄山、九华山)第30-35页
        3.1.1 “黄山·德懋堂”项目概况第30-32页
        3.1.2 “九华山·德懋堂”项目概况第32-33页
        3.1.3 德懋堂项目的核心设计理念第33-35页
    3.2 古民居建筑再生的条件第35-36页
    3.3 “德懋堂”——古民居建筑再生第36-43页
        3.3.1 德懋堂的那些老宅第36-39页
        3.3.2 德懋堂式古民居建筑易地保护的方法第39-43页
    3.4 小结第43-44页
4 德懋堂式新徽居营造第44-70页
    4.1 选址与空间布局第44-46页
        4.1.1 传统徽居选址布局原则第44页
        4.1.2 德懋堂选址与布局第44-46页
    4.2 再生徽居与新徽居建筑文化营造第46-53页
        4.2.1 传统徽居建筑要素第46-47页
        4.2.2 古徽州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47-53页
    4.3 现代交通与徽居再生和新徽居文化第53-57页
        4.3.1 传统交通与徽居的关系第53-54页
        4.3.2 德懋堂中现代交通方式与新徽居文化的融合共生第54-57页
    4.4 新徽州聚落景观生态环境营造第57-61页
        4.4.1 传统徽州村落的景观构成第57-58页
        4.4.2 新徽居生态景观及意境营造第58-60页
        4.4.3 新徽居生态规划与建设第60-61页
    4.5 文化传承及生活方式回归——重塑安心之乡第61-64页
        4.5.1 黄山·德懋堂——乡游,体味“渔樵耕读”第62-63页
        4.5.2 九华山·德懋堂——农禅一体第63-64页
    4.6 德懋堂式徽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胆尝试第64-68页
        4.6.1 德懋堂——黄山·德懋堂与九华山·德懋堂的异同第64-65页
        4.6.2 德懋堂与京都·虹夕诺雅第65-67页
        4.6.3 德懋堂与朱家角品臻园第67-68页
    4.7 小结第68-70页
5 结论第70-72页
文献参考第72-74页
致谢词第74-76页
在读期间实践情况说明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中传统民居院落空间装饰艺术研究
下一篇:喷泉水景制图标准前期研究--以喷泉水景工程设计图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