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组织与计划论文--施工计划管理论文--施工合同论文

基于清单计价的施工合同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1 两种计价模式并存第13-14页
        1.1.2 清单计价规范沿革历程第14-15页
        1.1.3 缺乏系统性的施工合同管理措施第15-16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第18-20页
        1.3.1 本文研究框架体系第18-20页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页
    1.4 研究预期成果第20-23页
第二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第23-31页
    2.1 工程量清单计价原理第23-24页
        2.1.1 定义第23页
        2.1.2 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步骤第23-24页
        2.1.3 定额与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区别第24页
    2.2 工程量清单计价第24-27页
        2.2.1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主要区别第24-25页
        2.2.2 清单计价的步骤和方法第25-26页
        2.2.3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势第26页
        2.2.4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不足第26-27页
    2.3 2013工程量清单计价第27-31页
        2.3.1 2013与2008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区别第27-28页
        2.3.2 201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颁布实施的意义第28-31页
第三章 施工合同管理论述第31-37页
    3.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概念第31-32页
        3.1.1 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合同概念第31页
        3.1.2 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种类第31页
        3.1.3 201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特点第31-32页
    3.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第32-37页
        3.2.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一般定义第32页
        3.2.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特点第32-33页
        3.2.3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风险点第33-35页
        3.2.4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工作目标第35页
        3.2.5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必要的效果评价第35-37页
第四章 最优不平衡报价的模型设计第37-45页
    4.1 对最优的概念理解第37-38页
        4.1.1 概念区别第37页
        4.1.2 引入最优不平衡报价的必要性第37-38页
    4.2 不平衡报价以往出现过的情况或案例总结分析第38-39页
        4.2.1 不平衡报价常采用的策略第38-39页
        4.2.2 不平衡报价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第39页
    4.3 以预计工程量增减为例建立最优不平衡报价数学模型第39-43页
        4.3.1 假设的具体理想条件第40页
        4.3.2 模型参数设置第40-41页
        4.3.3 目标函数第41页
        4.3.4 基于采样数据集的频数分析法第41-43页
    4.4 面对不平衡报价建设单位应该采取的措施第43-45页
第五章 施工合同管理效果评价模型设第45-57页
    5.1 施工合同评价管理模型第45-52页
        5.1.1 施工合同评价管理体系第45-46页
        5.1.2 评价维度分析第46-47页
        5.1.3 组建评价指标第47-51页
        5.1.4 考核标准确定第51页
        5.1.5 考核指标数值计算第51-52页
    5.2 考核结果第52-53页
        5.2.1 分值组成第52页
        5.2.2 评价结论第52-53页
    5.3 考核模型应用示例第53-57页
        5.3.1 确定评价标准第53-54页
        5.3.2 分配指标权重第54页
        5.3.3 汇总得分第54-56页
        5.3.4 得出评价结果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7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67-68页
附件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方某农村采暖设备设计
下一篇:基于ARM的楼宇对讲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