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縮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一、TBI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的变化 | 第14-34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19页 |
1.1.1 对象 | 第14-15页 |
1.1.2 一般检查 | 第15页 |
1.1.3 TBI的评估和分类 | 第15页 |
1.1.4 神经功能预后评价 | 第15-16页 |
1.1.5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16-17页 |
1.1.6 外周血NK细胞测定 | 第17-19页 |
1.1.7 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1.2 结果 | 第19-28页 |
1.2.1 不同程度TBI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第19-20页 |
1.2.2 不同程度TBI组CT分级和受伤部位比较 | 第20-21页 |
1.2.3 不同程度TBI组与对照组NK细胞百分比和NK细胞绝对值比较 | 第21-25页 |
1.2.4 TB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价结果 | 第25页 |
1.2.5 TBI和GC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27页 |
1.2.6 TBI和GO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1.3 讨论 | 第28-33页 |
1.3.1 关于TBI | 第28-30页 |
1.3.2 关于NK细胞 | 第30-32页 |
1.3.3 TBI后NK变化 | 第32-33页 |
1.4 小结 | 第33-34页 |
二、感染和非感染TBI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比较 | 第34-54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4-37页 |
2.1.1 对象 | 第34页 |
2.1.2 一般临床检查 | 第34-35页 |
2.1.3 神经预后评价 | 第35页 |
2.1.4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5页 |
2.1.5 外周血NK细胞测定 | 第35-36页 |
2.1.6 血清皮质醇测定 | 第36页 |
2.1.7 统计学处理 | 第36-37页 |
2.2 结果 | 第37-46页 |
2.2.1 TBI后感染种类和感染率 | 第37页 |
2.2.2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第37-39页 |
2.2.3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NK百分比和绝对值比较 | 第39-40页 |
2.2.4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NK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与GCS评分的关系 | 第40-41页 |
2.2.5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NK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与GOS评分的关系 | 第41-45页 |
2.2.6 中重度TBI患者伤后不同时间外周血清皮质醇的变化 | 第45-46页 |
2.3 讨论 | 第46-53页 |
2.3.1 关于TBI后感染 | 第46-47页 |
2.3.2 关于NK细胞与感染 | 第47-49页 |
2.3.3 TBI后NK变化与感染的关系 | 第49-53页 |
2.4 小结 | 第53-54页 |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93页 |
综述 | 第93-10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