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15页 |
一、赫拉巴尔生平与创作 | 第6-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三、论题研究价值 | 第13-15页 |
第一章 赫拉巴尔与“巴比代尔” | 第15-20页 |
第一节 捷克文学简述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赫拉巴尔与“巴比代尔”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巴比代尔”形象在文本中的呈现及文体风格的流变 | 第20-35页 |
第一节 “巴比代尔”形象在文本中的呈现 | 第20-28页 |
1.“雅尔米卡”式“巴比代尔” | 第21-23页 |
2.“汉嘉”式“巴比代尔” | 第23-26页 |
3.“赫拉巴尔”式“巴比代尔” | 第26-28页 |
第二节 赫拉巴尔文体风格的流变 | 第28-35页 |
1. 前期:拼画片段式写作 | 第28-31页 |
2. 中期:抒情哲学式写作 | 第31-33页 |
3. 晚期:真实自传式写作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巴比代尔”形象的内涵 | 第35-42页 |
第一节 个人:善于自嘲的老百姓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民族:时代垃圾堆上的人 | 第37-39页 |
第三节 社会:当代环境下的产物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巴比代尔”形象的创作手法 | 第42-52页 |
第一节 “布拉格”幽默式反讽 | 第42-45页 |
第二节 “第一人称”双重视角 | 第45-48页 |
第三节 “碎片化”叙事特征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一) 赫拉巴尔作品 | 第57-58页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