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现状 | 第13-14页 |
1.3.3 发展趋势分析 | 第14-1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各章节逻辑关系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数据处理 | 第19-29页 |
2.1 CAD向GIS数据格式转换研究 | 第19-25页 |
2.1.1 基于Arc GIS系统的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 第19-20页 |
2.1.2 基于FME软件的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 第20页 |
2.1.3 基于GEOWAY软件的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 第20页 |
2.1.4 SuperMap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 第20页 |
2.1.5 转换方法对比分析 | 第20-25页 |
2.2 交通流量数据缺失补偿研究 | 第25-26页 |
2.2.1 基于PPCA的交通流数据缺失补偿 | 第25页 |
2.2.2 PPCA与两种传统补偿方法的比较 | 第25-26页 |
2.3 异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第26-28页 |
2.3.1 异构数据的提取 | 第27页 |
2.3.2 异构XML文档的生成 | 第27页 |
2.3.3 异构模式的消解 | 第27-28页 |
2.3.4 通用XML文档的生成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平台系统总体设计 | 第29-38页 |
3.1 系统平台用户 | 第29-32页 |
3.1.1 用户定义 | 第29-31页 |
3.1.2 主体界定 | 第31-32页 |
3.2 平台主要功能 | 第32页 |
3.3 数据范围 | 第32-33页 |
3.4 平台系统结构 | 第33-34页 |
3.5 平台运行的软硬件要求 | 第34-37页 |
3.5.1 硬件要求 | 第34-35页 |
3.5.2 软件要求 | 第35-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第38-65页 |
4.1 系统功能概述 | 第38页 |
4.2 系统基础功能 | 第38-54页 |
4.2.1“文件”菜单 | 第38-43页 |
4.2.2 遥感地理信息管理 | 第43页 |
4.2.3 基础信息管理 | 第43-46页 |
4.2.4 交通基础设施管理 | 第46-48页 |
4.2.5 交通状况信息 | 第48-49页 |
4.2.6 交通需求分析信息 | 第49-50页 |
4.2.7 辅助决策 | 第50-52页 |
4.2.8 系统设置 | 第52-53页 |
4.2.9 安全管理 | 第53-54页 |
4.3 系统编程 | 第54-64页 |
4.3.1 主界面实现代码 | 第54-58页 |
4.3.2 路网瓶颈识别 | 第58-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7页 |
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65-66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