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论文

有收益权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研究--以青岛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4页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2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概述第16-25页
    2.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和本质第16页
    2.2 资产证券化一般运作流程第16-17页
    2.3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及基本原理第17-18页
        2.3.1 资产重组原理第17-18页
        2.3.2 风险隔离原理第18页
        2.3.3 信用增级原理第18页
    2.4 资产证券化产品分类第18-19页
    2.5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探索第19-21页
        2.5.1 国际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主要融资模式第19页
        2.5.2 国内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模式探索第19-21页
    2.6 国内外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第21-25页
3 青岛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融资渠道分析第25-35页
    3.1 青岛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第25-26页
        3.1.1 青岛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第25页
        3.1.2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第25-26页
        3.1.3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第26页
    3.2 青岛市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及特点分析第26-28页
        3.2.1 投资规模和增速在波动中迅猛增长第26-27页
        3.2.2 社会性基础设施领域且占比呈逐渐增加趋势第27-28页
    3.3 青岛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分析第28-32页
        3.3.1 国家投资第28-29页
        3.3.2 国内贷款第29-30页
        3.3.3 利用外资第30-31页
        3.3.4 自筹及其他第31-32页
    3.4 青岛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2-35页
        3.4.1 青岛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第32-33页
        3.4.2 青岛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产品亟待创新第33-35页
4 青岛市实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现实基础第35-41页
    4.1 青岛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可操作性第35-37页
        4.1.1 经济财力规模迅速扩张第35页
        4.1.2 国内资本市场、风险监管、市场主体日益成熟和完善第35页
        4.1.3 基础设施类资产证券化相关国内外案例可借鉴的经验第35-36页
        4.1.4 青岛市财政政策性融资的有力配合第36页
        4.1.5 具备基础设施证券化充足的资金来源第36-37页
    4.2 资产证券化与青岛市现有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比较第37-40页
        4.2.1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信贷进行比较第37-38页
        4.2.2 资产证券化与 BOT 进行比较第38页
        4.2.3 资产证券化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进行比较第38-40页
    4.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青岛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设计第41-52页
    5.1 国内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南京城建污水处理项目第41-44页
        5.1.1 项目概况第41页
        5.1.2 方案设计第41-43页
        5.1.3 案例启示第43-44页
    5.2 青岛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中基础资产的选择第44-46页
        5.2.1 基础资产的类别及选择标准第44-45页
        5.2.2 青岛市可选择的基础资产第45-46页
    5.3 青岛市污水处理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设计第46-52页
        5.3.1 项目基本情况第46-47页
        5.3.2 项目融资方案设计第47-50页
        5.3.3 青岛市污水处理项目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可行性研究第50-52页
6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52-56页
    6.1 全文研究结论第52页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52-53页
    6.3 政策建议第53-56页
        6.3.1 构筑资产证券化法律框架体系第53-54页
        6.3.2 进一步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第54页
        6.3.3 科学完善监管规则第54页
        6.3.4 进一步完善资产证券化的运行环境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城镇化质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
下一篇: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质量与信息化时空耦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