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区域生态脆弱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研究的方法、路线及创新 | 第11-14页 |
| 2 区域生态脆弱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范畴的界定 | 第14-20页 |
| ·区域生态脆弱度基本范畴的界定 | 第14-15页 |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范畴的界定 | 第15-16页 |
| ·生态经济与生态区域基本范畴的界定 | 第16-20页 |
| 3 区域生态脆弱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第20-24页 |
| ·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 | 第20-21页 |
| ·区域生态脆弱度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21-22页 |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22-24页 |
| 4 山西省区域生态脆弱度计算 | 第24-36页 |
| ·山西省区域生态脆弱度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 ·山西省区域生态脆弱度计算过程 | 第26-34页 |
| ·山西省区域生态脆弱度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 5 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第36-42页 |
| ·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 第36页 |
| ·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分析 | 第36-38页 |
| ·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 6 山西省区域生态脆弱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 第42-50页 |
| ·相关分析的方法介绍 | 第42-43页 |
| ·相关分析的具体实施 | 第43-48页 |
| ·相关分析的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 7 总结 | 第50-56页 |
| ·对山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提出问题 | 第50-52页 |
| ·山西省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应协调发展 | 第52-53页 |
| ·对山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 | 第60-64页 |
| 附录A 专家调查问卷 | 第60-63页 |
| 附录B 山西省生态脆弱度指标权重(层次总排序) | 第63-64页 |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